过去人们的走亲串友,是个很隆重的事情。有的提前几天就做起了准备,到亲朋好友家往往还要留宿几日。现在不要说留宿几日,就是去串个门往往也是懒得去,就是去了也是短暂停留,决不过夜。

这实际上并不是亲情淡了,是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习性的改变造成的。
过去打电话不方便,发信息不可能。要想联系就是三种方式:一个是给对方写信,一个是让人给对方捎话,再一个就是双方直接见面。双方见面,也不是像现在一样 ,说去开上车或者骑上电车就去了。

过去生活水平低,就连自行车也不是家家都有的。如果双方相隔数十里路,步行而去,一走就是半天的时间。由于当时经济条件不好,走亲访友所带的东西,往往都是很实用的吃的东西,比较重。拎上它走几十里路,到达目的地一般都累的够呛了。

由于长时间的不通往,双方一见面,总有说不完的话语、聊不完的事情。总觉着时间不够用。实际上有事了,由于事前没有铺垫,一天也确实解决不了。多种原因促成的往往是留宿几日。这样既避免了当天再走产生的疲劳,也可以多叙叙旧,再一个更重要的就是把要办的事情办完。现在看来,那是非常亲切的,人情味很浓。

仔细想一想,现在人们不去走动,不是不联系了,是因为手机的普及让联系变得非常简单。思念了打个电话发个视频,有事了打个电话告诉一下,平时都把需要办的事情解决了,也就没有必要非去再见上一面,絮叨絮叨,那样浪费精力浪费时间。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习性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生活艰苦,人们对高质量的生活不敢奢望。就连早晚刷牙,睡前洗澡,也很少有人去做。现在这些都成了人们生活中的普遍习惯了。这个习惯对留宿亲朋好友家,是个很不方便的事情。再一个,由于对个人卫生的重视,对待寝室被褥也不像以前那样随便了。各种习惯和独特个性,让人们总是觉得外边没有自家舒服、自在。当然也就不愿意留宿在亲朋好友家了。

过去受生活限制,人们的朋友圈很小,各种条件也决定了朋友们的能力往往也有限,所以,一有事情就会想到骨肉亲戚或固有朋友。现在人们社会活动频繁,朋友很多。有事了,身边的朋友往往就能帮忙解决。这样也就不再去劳驾远方的亲朋好友了。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所有这些并不是亲情淡了,只是社会发展后,联系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发生了变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