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题目中所说的不会指的是不懂得,而不是病理上的不会哭。

我觉得我有社交障碍,有时候是凭着自己的“无知者无畏”的心态鼓励自己走出去的。
但其实,我不希望自己再用“社交障碍”这个词来描述这种不善交际的行为,因为对于我来说,不能称得上障碍,只是在社交中不了解自己、不知道如何展现自己而表现得手足无措。
嗯,都是第一次做人,不要贴那么多标签限定自己。
那我不善社交的问题确实存在,而我为什么会存在这个问题呢?
简单列出最近发现的主要几点:
1).我觉得自己比较难信任一个人。
所以我很清楚自己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喜欢那种直率、界限意识很强的朋友,这种保持安全距离的朋友可能让我觉得场面可控。
这是我进行VIA 24种积极人格力量测试(VIA是行为价值观的缩写)的比较靠后的指标:

看到深度交往排这么后,我其实挺焦虑的。
2).我不懂得付出。
平常生活中可以观察得比较仔细,但是不能根据自己观察到的信息转化为让对方和我的交流更舒服的技巧。
在这里突然想分享一个我小时候就给自己意想出来的世界,每次我觉得恐惧、恶心、孤独、自卑,都会在脑海里意想一个只有花团锦簇的世界,然后我一个人在粉白色相间的、漂漂亮亮很大朵的花瓣上面,一朵朵地跳着、玩着,在这样美丽的世界里玩够了,恐惧和恶心消退了,我就会在脑海中退出这个世界。
我承认我有成人ADHD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order ),也就是注意力缺失多动症。但ADHD同时往往也充满活力,有很强的好奇心、直觉、和创造力。
我平常注意力不是很集中,但是遇到自己喜欢的事情或者书籍,无论是在深夜的办公室、压抑的监护室、嘈杂的任何环境等等我都可以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所以,这就很容易看出来了,我和别人交谈可以注意力涣散,而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中又可以心无旁骛。可以说非常不会社交了。
3).适应环境的能力像慢热一般。
即使,从小到大我都不抵触去一个全新的、不认识任何人的环境。但去到一个新的环境,真的不知道怎么进行“角色扮演”,不知道在新环境中怎么找到自己。
什么样的场合下我会更不知所措呢?
让我觉得有压力的场合。
是的,安排我给小朋友演讲我肯定无负担。 带上面罩让我在大街上碎碎念,我可能也不会觉得有所谓。
但是让我去一些可以遇见比自己厉害很多的人的场合,或者在同龄人中演讲,我就会表现得像一榆木樟脑,自己都在心中叹息无趣。
通过概率分析,我们可以很快地分析到更牛逼的人,他遇到有趣的人会保留更多的耐心去了解,也在大概率上比普通人表现得更为谦虚有礼貌,也就是在社交场合上,我们不敢去接近的人,反而比我们去结识普通人的成功概率更高。
可是,为什么遇到牛逼的人,第一时间还是拒绝认识呢?我最近在《三体》上看到一个比较有趣的比喻———恒星呼吸。
恒星存在外围气态层,但您不知道的是,这个气态层以漫长的周期不停地膨胀和收缩,像呼吸一样。当气态层膨胀时,其厚度可以增大十多倍,这使得恒星的直径大大增加,像一个巨掌,更容易捕获到行星。当一颗行星与太阳近距离擦过时,就会进入它的气态层,在剧烈的摩擦中急剧减速,最后像一颗流星,拖着长长的火尾坠入太阳的火海。
嘶,看到这里我的脑海中浮现“弱肉强食”四个字。像变大变强的恒星一般,“吞噬”了行星的场面。
而在社交场合中,一旦我们感知到自己是“弱”的那一方时,本能的不安全感立刻袭满全身。然后,不接触就不会失控,基于这样的心理,就在社交场合表现得不合群。
当然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只是从自己不肯open、不会付出和环境这三个方面,作为我、我与他人、环境这几个角度的代表,可以开始自我疗愈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