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进酒店,取消晨起的定时铃声,计划睡到自然醒。
酒店酒店的单人床,软硬适度。带来一床自己的小被子、褥单和枕头;调低房间空调温度,避免干燥,很快入睡,睡得很香。
一觉醒来,5点10分,揉一揉惺忪的双眼,翻起我枕边的一本书,看了20多页。
点开简书,看到几个消息提醒,哇,有心的简友在我昨天那篇《转移到酒店》日更文下留言,问候、安慰、建议,感受到温暖。
浏览简友的文章,点赞留评,直到还有60个能量,才停下,开始琢磨今天的计划。
以母亲为原型的《岁月》系列已经写到第九节,全部复制粘贴到讯飞语记,今天修改一遍,再续写一节。
把手头的这本书看完,电话联系女婿明天再送来一本;日更文放到晚上截稿,以便把一天发生的主要事情全面记录。
上午电话不断,家人、朋友问候、叮嘱,安抚,我虽淡定回答“没什么,挺好的,不用惦记。”,但依然心觉温暖。酒店条件不错,和在家没什么太大区别,心是什么样,感觉和状态就是什么样。
有朋友送来干枣、薯片,又有朋友送来泡脚盆、冬枣、苹果梨、红姑娘果,哎呦呦,这是隔离呢,还是要开超市啊,呵呵,可要不得了。
单位宣传群工部副部长打来电话,笑着说,电话采访采访你。他们正在宣传报道这次吃住在单位、坚守在抗疫第一线的干部职工的事迹。
我叮嘱她,把视线和角度放在业务第一线和综合部门提供服务保障的人员上,他们付出最多。至于单位领导们,目前负责全面工作的领导最辛苦,承受的压力最大,面对问题最费脑,思考应对措施最周全,对每一天的情况变化,如何决策都要综合分析判断,联系相关部门,组织召开会议,最后集思广益,拍板决定;其他在一线和不在一线的成员们,每天参加视频会议,充分发表意见,提出建议,并配合做好分管部门留守人员工作指导和情绪疏导。
随意聊了一会儿,为她提供了一些素材。这时,敲门声响起,放下手机,打开房门,只见门口一个红色塑料袋,里面装的似乎是水果,还有一张粉色的纸。
送来温暖拎进屋打开细看,四样水果:苹果、香蕉、橘子和葡萄,一袋洗衣液,一封题目为《致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的一封信》的慰问便笺映入眼帘。
这时微信群中办公室主任发出信息“大难面前,单位永远是我们坚强的后盾,给予我们温暖,赐予我们力量,坚定与疫情斗争的决心与信心。疫情之下,众生皆不易,心存感恩,善待单位。”后勤服务中心主任接着有感而发:“组织的力量和温暖一直都在,大疫当前让我们感受更加真切。有人说,离开了单位,你可能什么都不是。但同样,有了单位这个坚强后盾,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成为无所畏惧的勇士。我们一起加油,共度难关。”
两位主任才子的信息,慰问信的落款,大家得知单位党委和工会委员会送来了温暖。一封信,一便笺,三百字,读来心里暖暖的,有些感动。
作为亲历者,没有觉得自己做了什么,单位送来这么贴心周到的关爱,临时工作群中一片点赞、叫好。
点赞这就是精神食粮,坚守在第一线的同志们默默地付出着,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单位惦记着大家,方方面面,无微不至,不仅仅是花了几十元钱买了几样水果和洗衣液,这是一片暖暖的心意,是对坚守一线人员的一种惦念、鼓励、鞭策和关爱。
大家应该和我一样,多日吃住在单位的坚守和付出,这封信给予每个人以肯定和温暖,都将化作一股力量,精神为之振奋,将会精神百倍地投入到年终工作中,更加团结地投入到我们这个有爱心、有温度的大集体中。
今天的一日三餐更换为酒店为我们专门制作,饭菜可口,盘大量足,大家都很满意。
重细节、有爱心、善用心,这也是当前住宿餐饮服务业做下去的关键所在,我感受到了这家快捷酒店为我们精心提供的服务和无声关怀。
今天是我来到酒店隔离的第二天,关键词是“温暖”。来自家人朋友的关心和温暖,来自单位的关心和温暖,来自酒店细节服务给予的关心和温暖。
每天都有想不到的事情发生,身在其中,体会事情背后看不见的那些感动,体会每天一件件小事带给我们的温暖,愿我们的生命质量不同凡响。
早餐 午餐 晚餐22年度写作营第291篇,1570字,累计370532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