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是班级里年龄最小的男孩,这个学期刚开学的时候,但凡和他说个话,得到的回应都是不知道、不清楚、不明白,有时真不知从哪下手沟通。
回应不知道,其实是孩子的内心在表达抗拒的一种方式,抗拒环境、抗拒和他沟通的对象、抗拒所表达的事情等,也为自己不愿探索、不愿聆听、不愿尝试、不愿负责和承担,找了一个很好的借口和理由。
对此,我提出了建议,G以后和别人对话不能说我不知道,可以说我试一试、我尝一尝、我做一做、我看一看、我听一听、我想一想、我闻一闻。不知道代表这个事情跟我没有关系,它是封闭,与任何东西没有联结的词汇,而试一试、尝一尝等,是开放性的词语,代表我现在不知道是因为我还没有去尝试,等我试过了就知道了。
从那之后,G改变了他的语言模式,当他不知道自己会说什么的时候,就会告诉我,先想一想,先做一做,有了开放和尝试的心态,G不断训练自己,一段时间下来,在语言表达方面有了比较大的进步。
晚餐后,G把数学口算本子和笔找到了我:“老师,你看。”
指着上面的100分高兴地让我看:“我看见了,G得了100分,他拿着本子出来是想让我看看,我看见了。”
看见G快乐的样子,我问:“G,你说说,这100分代表了什么?”
G:“100分代表我很开心,代表我做的还行,代表我有进步。”
我:“为G的进步点赞,我最近发现G的进步可大了,除了数学又进步外,给我说说,你还有哪些地方有进步呀?”
G:“我运动方面进步很大,我已经学会了小狗爬、婴儿爬、毛毛虫爬、膝盖走、蜘蛛爬、正前滚翻左和右、后滚翻正、侧手翻和毽子翻。”
我:“你是怎么做到学会怎么多运动项目的?”
G情绪越来越高;“侧手翻是我四岁的时候,学到现在的,以前翻的不太好,万老师教我就就学会了,万老师还教了我毽子翻,我一教就会,一下子就过关了。”
我:“G学东西真快,一教就会,强。”
G:“我跑步也进步了,我现在的目标是超过XX和XX,我很快就要超过他们了,我已经超过了一堆的人。”
我:“我看见了,G跑步进步非常明显。”
C很兴奋;“我洗澡也进步了,我能很快洗完到三楼教室去学习了。”G年龄小和不着急的个性,导致每次洗澡、起床、吃饭、打扫卫生、厨房做事等都比别人慢半拍。
我:“你是怎么做到的呀?”
C:“我洗澡的时候,会告诉自己先收衣服、换鞋子,然后拿浴巾、开始洗澡,洗完澡之后,用浴巾把身上擦干净,再穿衣服,最后再收尾,把脏衣服的篮子拿到一楼去,这样我就很清楚的把事情做好了。我以前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是很乱的,经常洗完澡以后有时候没有收尾,有时候没有拖地,乱七八糟的,因为乱做就会浪费了很多的时间,所以老是迟到。现在就不会了。”
我:“那你是怎么做到的呀?”
C:“我们在厨房收尾的时候,老师教我们要按流程做,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这样做事就清清楚楚的,我也学着洗澡、起床也要按流程做,我就发现我做得比以前快了,做事的时候就不会乱,也不会因为不会做经常发呆了。”
我:“哇,那真的是很大的进步,G学会了用流程做事情,做事就越来越有顺序,越来越高效了。那你还有没有把这个流程用在别的地方去?”
C:“我以前扫地和收尾的时候,是乱来的,现在我把要干的活都变成游戏,我把扫把变成了冲浪板,玩起了冲浪的游戏。”
我:“听起来就很好玩。”
在教养的过程中,让孩子从不知道到知道,从知道到做到,需要我们成人做到这4点:
1、在孩子婴幼儿时期,做不了事情的时候,需要我们成人帮着孩子把事情做完、做好。
2、在孩子幼儿时期,能力欠缺,能做的事情不多的时候,需要我们成人教孩子如何把事情做好。
3、在孩子少年时期,会做的事情越来越多,他不想让别人更多指导的时候,需要我们成人陪着他把事情做好。
4、在孩子青少年事情,随着孩子能力越来越强,对自己越来越相信,我们需要放心、放手让他独立完成事情。
从不知道到知道,需要经历4个步骤:带他做、教他做、陪他做、放手让他做,每一步都不能逾越。每个时期,作为成人的父母和老师,都需要精准地把握好这个时期的临界点,该出现的时候恰到好处地出现,该放手的时候得体地放手。如此,孩子才会越来越信任自己,内心才会越来越力量面向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