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重读《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第三章

重读《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第三章

作者: 萌萌哒终结者 | 来源:发表于2020-04-28 21:35 被阅读0次

    当看完这个章节的时候,我对自己又有了更进一步的认知。我觉察到自己时常在这四种沟通姿态中转换。

    由于童年时期对父亲有很多的期待和渴望未能够得到满足,甚至说我很少感觉到我在父亲的眼里是一个值得拥有爱的孩子, 我因为害怕父亲的严厉、吼叫、批评、指责,常常会选择离他远远的。哪怕是到了上初中的年纪,也依旧不敢靠近。有些时候,只知道有一个高高在上的父亲,却感受不到他对我的关注、疼爱和重视。或许在童年的我眼里,这就是一个好父亲的标准吧。因为在我认为,他是一个拥有高品质的、负责任的、有担当的、备受尊重的人,至少因为生于这样一个家庭,我觉得自己在和同龄人相处的过程中,是有优越感的,也是备受老师关注的,也是同学羡慕的。所以这些大概足以充抵我内心对父亲的期待和渴望。

    记忆中我很少主动和男生交往,除非这些人是我前后左右的邻桌。而往往这些异性的邻桌,无论他是什么类型的人,我都可以和他们相处得比较好,除了一个极端不讲理的脾气暴躁的男同学。我在想,其实我内心其实是特别渴望与异性交往的,只是我没有主动性,我总是被动的等待对方主动和我沟通。而只要建立了这种联结,我就会开始放松,自然的呈现我乐观豁达的那一面,而正是因为这些,所以我经常能够得到一些异性朋友的肯定,并且发展出珍贵的友谊。当我写到这时,我内心似乎又有一个声音在说:我在讨好他们。恩,通过这个声音,我看到了内在影响我的模式,也看到了过去为了履行对朋友的承诺,我常常会竭尽全力去帮助他们,哪怕这些事情可能超出了我当时的能力范围,所以一旦这些事情处理得不太妥当的时候,我就开始给自己负面的评价:你什么事情都做不好。我不敢和朋友正确的表达自己的处境、想法和感受,而是继续“打肿脸充胖子”,让自己处于焦虑、自责的状态中。

    当年,我也是以我内心父亲的标准,和先生发展出恋情。当今天我回顾过去时,我发现我真的是内心对他充满渴望,但一旦见面又想逃的人。所以我非常怀念我们书信往来的那段美好的时光,因为我们不用见面,却可以借助文字或电话来表达对彼此的思念和关心,我很陶醉和满足,每周一信雷打不断。但每次只要先生提出来看我时,我就莫名的烦燥和紧张,见面时也不给他好脸色,只想把他赶快赶走。而我当时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以为是因为我妈妈不喜欢他、我最好的朋友也觉得他配不上我、我的身边还有其他追求者,所以我只希望他成为我精神上的寄托。也许这种对先生的不满、愤怒,是源于我内心对自己贬低,一边渴望一边破坏,我似乎能够感觉到当时自己的分裂,却沉迷其中,不知自己到底是怎么了。

    我现在依旧记得,在我和先生参加工作以后的一段时间,因为我们基本上都处于出差的状态,所以真正在一起的时间非常少。那一天是我先生的生日,本来约好下班后一起吃饭,结果当我见到他的时候,他告诉我说还有几个同事一起。当下我就生气了,我记得我当时是很忙的,为了表达对他的重视特意去见他,为他庆生,结果还有那么多个第三者,我不记得自己当时说了什么话,先生转身就走了。我一个人走在大街上,边走边哭,走了大概四十分钟才回到公司宿舍,继续蒙头大哭,把宿舍的同事都吓坏了。现在回想起来,我依然能够感觉到那种被抛弃、被忽视的情绪能量的涌动。当自己的期待达不到时,当自己的情绪不被对方理解和接纳时,那种愤怒背后的悲伤、委屈、失落、挫败、无助,再加上自己那段时间积压的各种负面的情绪,一股脑儿全部爆发出来,那种记忆是尤为深刻的。也许当时先生的行为和表现,激发了我原始的底层对于父亲的那些被压抑的不良的感受,痛哭过去,消耗了我太多的能量,但我又不愿意向任何人倾诉,也感谢当时能够默默守候我的朋友。

    正如萨提亚女士所说,我当时之所以会使用这种的应对方式,完全是为了保护我的自我价值免遭那些言语或非言语的、知觉到或是假定存在的威胁。借助我们的沟通方式,来辨别内部和外部加工过程,判断我们如何掌控现实世界,以及我们如何定义自身价值。

    而我这种从小发展出来的应对模式,深深的影响着我成年后的生活,包括我的亲密关系、亲子关系、婆媳关系和其他的人际关系。

    在四种应对模式之中,我使用最多的是指责的模式,我想这种模式也是我小时候从父母身上习得的。而这种模式显然也是非常破坏关系的,对方会认为我们过度控制,以自我为中心,固执,生硬,说话带刺,没有人情味。而作为我们自己,如果没有他人做为镜像,或如果没有人给你反馈,你是全然不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的。

    在跟随林老师学习以后,我开始尝试一致性沟通,但细细想来,我的一致性沟通其实很多时候并没有达到一致,也就是说我的语言和非语言传递出来的信息是不同步的。有时候哪怕我自己认为是一致性,但是对方接收到的,可能是一种强势、可能是一种指责、可能是一种命令、可能是一种无赖,因为语音、语调是可以传递情感的,而一直以来我在指责模式中形成的表达的生硬,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够改变的。虽然我多了很多的觉察,但其实我知道我的表达还是需要更多有意识的调整的。当然我也能够看到自己当下所取得的进步,这大概也是推动自己不断前行的动力之一。

    我想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突破,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萨提亚女士说:体验我们所体验的,这是一种自由。而体验我们“应该”体验到的,则变成了一种强迫。很多时候,我发现自己会限入一种强迫的状态,而这种强迫会使自己陷入某种内耗状态,或者说越强迫越失控。今天当读到老师的这句话时,似乎又多了一份理解。我可以去争取那些我想要得到的,我可以去冒险,我可以告诉你我想到和的感受到的,而不是我认为我应该说的。我是我自己的决策者。

    五种自由

    自由地去看和听存在于这里的一切,

    而不是那些应该存在、过去存在或是将要存在的;

    自由地去表达你的感受和想法,而不是表达那些你应该表达的;

    自由地去感受你所感受到的,而不是感受那些你应该感受的;

    自由地去要求你想要的,而不是永远等待许可;

    自由地代表自己去冒险,而不是仅仅选择“安全”和不捣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重读《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第三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zkiw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