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心智的力量

心智的力量

作者: 田志敏9528 | 来源:发表于2018-10-10 08:16 被阅读0次

          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美国监狱里有个叫库丁的重刑犯。他游手好闲,嗜酒如命且毒瘾极大,因杀人被判终身监禁。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跟父亲一样从小不务正业,后来也因杀人而入狱;小儿子却诚实好学,后来在一家大企业谋到了满意的职位,如今已做了那家公司的总经理。在相同的成长环境里,为何两个儿子有着完全不同的命运?一位记者去采访,没料到兄弟二人的答案竟然都是:“有这样的老子,我还能有什么办法?”

        为什么走向相反命运的两个人,理由竟然是一致的呢?这就是心智不同导致的。一个人的心智是过往获得的一切知识及经验的总和(包括基于这些知识和经验早就的思考方法,思考模式)。心智跟智商无关。大多数人都拥有正常的智商,但并非每个拥有正常智商的人都拥有正常的心智。许多人的心智仍处于未开启的状态。我们常看到所谓的“聪明人办傻事”,其原因基本上都是他们的心智尚未开启。

        当一个人认知一系列正确的道理后,可能会将心智开启。心智一旦开启,无论正向或反向,就会不断自我积累,自我过滤,直至根深蒂固。人与人之间心智力量的差异,就是这样一点点积累,最终天差地别。需要强调的是,一个人的心智是他的知识和经验的总和,也包括他的思考方式和思考模式。因为无论是吸收知识还是总结经验,都需要经过思考才能得出结论。在此过程中,他的思考方法和思考模式都会多多少少产生变化,根据新的知识和经验,或巩固、或调整、或否定、或重建。。。

         所以说,心智这东西“上不封顶、下午保底”。心智一旦开启,就可能因为学习而像病毒一样疯狂发展,与此同时“学习能力”也会相应地大幅增长。于是,心智可以发展,可以培养,可以重建,甚至可以反复重建,怎么可能封顶。然而反过来,如若这一过程中出现一些差错,那么心智的发展就有可能停滞,甚至倒退,怎么可能保底。   

         一个经典的例子是著名的奥地利神经学家、精神病学家维多克丶弗兰克。他的父母,妻子,兄弟都死于纳粹的魔掌,而他本人则在纳粹集中营里受到残酷对待。经历了无数的波折与思考后,他明白了一件事: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

         换一种方法来表述,那就是:经过长期思考,弗兰克终于意识到自己其实可以控制自己的大脑,而不是被自己的大脑左右!于是,在最为艰苦的岁月里,他选择了积极向上的态度。他没有悲观、绝望,相反,他在脑海中设想,自己重获自由之后该如何站在讲台上,把“关于集中营的心理学”讲给来宾们听。凭着这种积极、乐观的思维方式,尽管身处集中营,弗兰克却可以让自己的心灵越过牢笼的禁锢,在自由的天地里任意翱翔。 

         这就是所谓的“运用心智获得解放吗”。不再让自己“跟着感觉走”,成为大脑的奴隶,而是翻身做大脑的主人。

         当有机会学习一项技能的时候,人人常常会问:“学这东西有什么用呢?”其实,在尚未学习之前,对提问者来说,答案只能是不知道---尽管很多书籍中都已经花费大量的篇幅去论述“为什么要学习(某项技能)”。而“不知道那东西对自己有什么用”,恰恰是一部分人(更多一些)决定不学的原因,同时,它也是另一部分人(更少一些)决定去学的原因。让我们把前者成为甲,后者成为乙。

         乙从来不问用途,许多年后,他自然而然地找到了这项技能的用处,享受了其已有技能所带来的种种好处。于是,这个既有经验成为他心智的一部分。当遇到新的学习机会时,他会自然而然地采用同样的策略-----管它有什么用呢,学呗,学了总有用处。他也会自然而然地理解并相信“技不压身”的道理。

         再说说甲。家当然永远不会知道这东西究竟有什么用,因为他从未拥有过这项技能,更不可能有机会亲身体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凭自己的经验能够得到的结论只能是:“我没学也没什么”  也许有一天,当他因为没有学习这项技能而遇到一点点尴尬的时候,可能会感叹“当初不懂事,要是学过就好了。。。”然而,这对他来说,仅限于感叹。再次遇到学习机会的时候,他依然会选择放弃,只不过除了“不知道学它有什么用”之外还多了一个理由“现在学也来不及了”。这种拒绝学习的判断,渐渐融入他的心智,难以改变,最终,当他再次面临同样的机会时,他还会与过去一样,作出同样的选择。

    注:本文基本摘自 李笑来《把时间当做朋友》

    2018年10月10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智的力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zlu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