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问题:
《异类》里说,任何一个人在某一个领域,只要刻意练习就能成为大师。古典老师说,要找到自己的才干,并全情投入以形成优势,才能获胜,怎么解释这两种观点呢?
Ericsson在论文《刻意练习在获得专家级表现中的角色》中的观点想要说明的是:刻意练习不仅需要时间,而且需要方法,即使是天才在他的才干上,也需要投入,才能形成优势。
刻意练习的方法:
刻意:刻意是一种积极自主的态度,是内在激励的外在表现,是为了克服不足,提升能力;
持续呆在学习区:要即时调整心态,面对挑战;
及时反馈:设定清晰的目标,完成一个阶段即进行检验,让那个目标既有挑战,又能达到,以增加继续下去的动力。
教练督导:有老师教和没老师教,完全是不一样的效果,那种自主学习能力很强的人,毕竟只是少数。
一招不灵换一招:多种方法尝试,想得清楚,方法对路,进步速度将飞快,效率将高很多。
既然刻意练习这么有效,为什么很多人做不到?因为有太多限制:
1、资源限制:因为人的时间有限、金钱有限;
2、努力限制:因为刻意练习很累,按照边际递减效应,练习2小时和练习4小时,可能效果一样了;
3、动机限制:因为刻意练习并不快乐,需要时刻自我激励。
天赋优势与刻意练习的区别:
仍然是Ericsson的论文《刻意练习在获得专家级表现中的角色》,他提到人的能力经过三个阶段,古典老师进行了补充,分成了四个阶段;
1、天赋把人领进门;
2、积极的态度促使刻意练习,让人成为这个领域的爱好者,但还达不到专业;
3、自主自发以及内在驱动地刻意练习,使得达到专业级别;
4、天赋使人突破专业,从专业到卓越;
所以古典老师说在启蒙阶段和卓越阶段靠天赋,爱好者和专家都需要刻意练习。这也解释了那句“大多数人努力程度之低,还轮不到拼天赋”。当然最后能成为大师级人物,再靠一点点运气。
结论:
天赋和刻意练习需要相互辅助,在你还未找到自己的天赋或才干时,那就在基础能力上下功夫,在桶的底板上下功夫。当你找到自己的天赋之后,不要忘了刻意练习,不要忘了努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