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

作者: 知行铭记 | 来源:发表于2020-10-21 20:41 被阅读0次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
有才能的人,却向没才能的人请教。知识多的人,却向知识少的人请教。

《中庸》说,天地之大,有愚夫愚妇知道能做,而圣人不知不能的事,所以像舜那样的圣人,他也“好问而好察迩言”,什么事都多问问别人。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人人身上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有若无,实若虚。”
有学问却像没学问一样,满腹经纶却像空无一物一样。就像我们现在说的空杯心态。人的品德,就像一个容器,器虚则物注,满则止。你若是空杯,别人的思想智慧就能注入进来。你若满杯,只有你往外溢出,别人的一点也注入不进去。所以君子才智超群,却不在人前逞能,而是始终看着别人有本事!始终关注别人懂得而自己不懂得的部分,始终看到自己的不足,不如人,所以别人也愿意教他。

“犯而不校。”
“校”,是计较。别人触犯我,也不计较。“犯而不校”是讲虚心学习,就能养气,有气度。人家触犯了我,我一方面,以情恕人,觉得他情有可原,原谅他。另一方面,以理自谴,我怎么刺激了他,让他对我无礼呢?一定是我自己也有问题!这样不动声色,而心中也无一丝计较之心,这就是宽恕的器量。

“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以前哪,我有一个朋友,在这方面是下过功夫的!

相关文章

  •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

  • 《论语》共修(九十九)以多问于寡:谁都有知识的盲区

    《论语·泰伯》以多问于寡:谁都有知识的盲区 8.5: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 要始终谦虚好学—能问于不能

    思考:需要保持什么样的学习态度? 学习心得:要始终谦虚好学—能问于不能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

  • 《论语新解》泰伯篇第八

    【原文】8.5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于事斯矣。” 【译文】 ...

  • 2022论语分享第315篇:保持一颗“空心”

    【论语原文】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尝从事于斯矣。”(8.5) 【...

  • 以多问于寡

    【原文】 曾子曰:“以能(1)问于不能,以多(2)问于寡,有若无(3),实若虚(4),犯(5)而不校(6),昔者吾...

  • 以多问于寡

    074.《泰伯篇》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用遗言强调第一印象的曾子 君子在乎的有三件事: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动色...

  • 走近孔子-《论语新解》泰伯5

    8.5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白话 曾子说:“以...

  • 论语学习记录1

    文章———— 8.5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曾子...

  • 不耻下问

    8.5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颜回愿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znem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