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能解簪花意,最后嚼春冰”

“能解簪花意,最后嚼春冰”

作者: 耕而陶_茶 | 来源:发表于2023-07-03 15:18 被阅读0次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首脍炙人口的《临江仙》正是出于明代大才子杨慎。杨慎的《临江仙》是公认的高境界,这首词几乎就是白话,每一句读来都平实质朴,连贯在一起后的精神体验却是满弓满弦,与我们经常说的好茶“至味皆在淡中”暗合。

  杨慎(1488年—1559年),字用修,号升庵、明武宗正德六年状元及第。作为状元的大学问家杨慎曾就中国茶叶种植史上第一个有明确文字记载的有名有姓的种茶人-“西汉僧理真”植茶于蒙顶的时间提出过质疑。传说,蒙顶山植茶始于西汉雅安人吴理真,其亲手种茶于上清峰。吴理真到底是哪个朝代的人物,是僧、道、俗哪一家,目前学界尚有争议,因为历代文字资料对他的出身记载不同,但大多资料都说吴理真为西汉僧人。

    在《杨慎记·蒙茶辨》中,杨慎提出了反问:“名山之普惠大师,本岭表来,流寓蒙山。按碑,西汉僧理真,俗姓吴氏,修活民之行,种茶蒙顶,陨化为石像,其徒奉之,号甘露大师。水旱、疾疫,祷必应。淳熙十三年(1186年),邑进士喻大中,奏功德及民,孝宗封甘露普慧大师,遂有智炬院,遂四月二十四日,以隐化日,咸集寺献香。宋、元各有碑记,以茶利,由此兴焉。夫吃茶西汉前其名未见,民未始利。浮屠自东汉入中国,初犹禁不得学。”

  杨慎认为佛教是在东汉才传入中国的,所以对“西汉僧理真”种茶蒙顶提出了质疑。还有学者认为吴理真是宋代以后的人,原因是宋代以前的各种文献没有述及吴理真其人。个人认为,吴理真应该是一个杰出种茶人的具象,他是承载历代蒙顶山茶文化的一个文化符号,这一点是无疑的。究竟其人何如,这个问题还是留给专业人士去考证吧,我们翘首以观,但杨慎这种不唯书的考证精神值得每位爱茶之人学习。

    嘉靖三年,杨慎因卷入“大礼议”事件,触怒嘉靖皇帝,被杖责罢官,谪戍云南。流放苦旅,对于多数人来说,基本上会在郁郁寡欢中了却生命。杨慎却不然,在流放的三十多年中,他的意志并未消磨,他关心人民疾苦,斗过豪强并率领家僮和士兵协助当地守将平定了武定的凤朝文叛乱。为了改变滇南的落后面貌,杨慎讲学授课,传播中原文化,偏乡僻壤的滇南由此出现了大批有所成就的人才。著名的“杨门七子”吴懋、胡廷禄、张含、王廷表、李元阳、唐绮、杨士云即师出杨慎。

  杨慎曾自豪地讲道:“七子文藻,皆在滇云,一时盛事。”可以看到,面对逆境,杨慎始终是不肯屈服的。在诗作《山茶花》中,杨慎用“绿叶红英斗雪开”来赞美山茶花不畏严寒的傲然风骨,这其中也昭示着着他自己正直的人格与理想。

  人,总有逆境顺境,压抑的时候,有人喜欢喝酒,一醉解千愁;有人喜欢独处,抚慰愁结;有人喜欢旅行,让路上的风景排遣忧郁;有人喜欢忙碌地工作,以此释怀。我们似乎很少去想,是否在压抑中也能做到让生命展现出其该有的风华。

  这件事杨慎做到了。

  《乐府纪闻》记逆境中的他:“暇时红粉傅面,作双丫髻插花,令诸妓扶觞游行,了不为愧。”貌似荒唐,这又何尝不是生命意志的顽强。后来此事为陈洪绶绘成传世名画《杨升庵簪花图》,图中表现场景的石头因为永恒而生出花草,枯木因为倔强而长出茂叶。

  头上簪花的杨慎,为我们展现的不是颓废,不是迷失,不是悲观,正是生命处于压抑状态下的风华。一朵簪花,在画面中早已不是单纯的装饰物件儿了,杨慎头上的花,是生命风华的绽放。“奇石如寒士,枯枝似老僧。能解簪花意,最后嚼春冰。” 端赏这个画面,对于处在压抑与困顿中的生命而言,具有慰藉心灵的意义。杨慎在逆境中的豁然达观,为时人榜样。

  喝泡武夷正岩铁罗汉,赏赏刚刚烧出的“耕而陶”款--《杨升庵簪花图》杯。

版权声明:"耕而陶茶"原创撰写,任何单位、媒体、个人未经允许不得复制转载,违者必究

相关文章

  • 忆江南

    春湖落日水泊蓝,点点轻寒上画船。 十里白云能解意,独推明月向江南。

  • 《闲语》

    冰风梳金韵,冷香凝娇魂。 莫道冬意厚,转眼便是春。

  • 宜昌市第一场雪

    晨起一阵寒,不知雪报道。 汽车覆薄雪,雪花满天舞。 踌躇不知寒,冰天练身体。 瑞雪能解意,必将兆丰年。

  • 《观贡嘎无名湖后记》

    半山觅冰泉, 霹雳潭中显。 日月列两端, 意醒忘春来。

  • 《花语》

    冰豆削残芳,春枝谱华殇。 叮咚声两意,香泥诉衷肠。

  • 二十四节气之春分

    春分 仲春二月昼夜分 东郊春祭大明神 春官竖蛋送春牛 簪花喝酒春蒿菜

  • 二十四节气之春分

    春分 仲春二月昼夜分 东郊春祭大明神 春官竖蛋送春牛 簪花喝酒春蒿菜

  • 鱼儿口水说读诗词

    诗词赏析,一赏文,二赏景,三赏情,四赏意。先把文字嚼一嚼,再把背景嚼一嚼,再把作者生平嚼一嚼。融汇贯通。读一首诗,...

  • 山庄春早

    山庄春早 二月春早花未发,嫩柳如丝卧寒鸦。 残冰不解千树意,月冷孤亭帝王家。

  • 冰如雪意

    我讨厌世故,有人说这是愚蠢的。但这是我,一如既往的偏执的坚持。原来最冲动的情节就是和你一起去看大海。 很小的时候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能解簪花意,最后嚼春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znq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