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多愁善感”“内心敏感”等词语时,我们脑子里第一个浮现出来的名字应该是林黛玉。
而我对名著人物无感,只觉得这些年来我深受“内心敏感”之困。
01
前段时间,我的表妹从一家不错的公司辞职了。
我问她为什么辞职。她久久沉默不语,最后竟是大声哭了出来。
她说,她有个方案不清楚细节应该是怎样的,于是私信问部门负责人能不能给一个模板,结果部门负责人一直没有回复,表妹以为负责人对她的行为很无语。
再加上表妹最近工作任务很重,压力太大,导致她的情绪一度崩溃。
她选择了逃避,于是连下家都没有想好就义无反顾地辞职了。
在很多人看来,表妹的这种激进做法似乎不能让人理解。或者就如那些批评她的人说的,“她太敏感了,这点事情至于吗?”
“在职场上生存就是要有足够强大的心态,她这样的人不可能在职场混下去的。”
我认同他们的批评,但我能够理解表妹的心境,因为我同样也是内心敏感的人,同样也经历过这样微不足道的事情,却被我无限放大。
"高敏感"是一项特殊能力,不应该被嫌弃。
02
同我表妹一样,我也是会因为一些潜在的他人对自己的想法而疑神疑鬼,过度揣测。
一点点小事,在别人眼里是微不足道的,甚至是不经意的人之常情的动作行为,在我的眼里却可以被曲解为严重的批判评价。
我记得高中时期,我是从不曾迟到的,永远是提前十分钟进教室的那位同学。
我的这种行为被班主任看到,并对我进行了表扬,“你们啊,多学习人家XX,XX同学每天都是第一个到教室,可以说是整个高中都不曾迟到过一次。不像有些人啊,他就一定要踩点进教室,有的人就一定要迟到两分钟……”
当时我的心里并没有许多骄傲,而是怕因为这件事情让同学对我抱有其他的看法。
由于这件事情,我以后更加不敢晚到教室了,每天起床的动力不再是学习,而是因为自己被老师说“第一个到教室的人”,于是才选择早起的。
直到后来有一次闹钟没有调整过来,睡过了头,醒过来的时候已经迟到了。
迟到的惩罚无非就是搞卫生,但是我却非常煎熬,我想我应该要怎样和班主任解释今天为什么迟到,偶尔一次迟到应该不会严重吧?
班主任很和蔼地原谅了我迟到的行为,也正如我所料的声明偶尔迟到一次不足为害。
但我已经把我准备的迟到理由脱口而出。班主任听到后,脸色肉眼可见地变坏了,我这才清楚,班主任最讨厌的迟到理由就是,“我忘记将闹钟调回来了。”
班主任面色难看地答应了一句,“没关系,罚搞一次卫生就可以了。”转而就去忙他自己的事情去了。
尽管后来班主任没有惩罚我搞卫生,我还是有了深深的罪恶感。
我心里想的是,班主任会不会觉得我和那些爱迟到的人的态度一样啊?要是刚才不说迟到理由就好了,其实罚搞卫生在我的预期范围内,可是我宁愿受到惩罚,也不想接受班主任那转瞬变坏的脸色……
我知道你们看到这里会很奇怪很疑惑:这些想法和情绪至于吗?班主任又没有真正惩罚你,从这些话里看得出班主任对你的青睐了,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但这就是高敏感的我,他人的脸色,就是对我更深的惩罚。
这惩罚调动着我的思绪,挑拨着我的内心,让我一整天都很矛盾,很后悔,很内疚。
这些就是高敏感人群的日常状态。
03
后来我上了大学,读了更多的书籍,也慢慢了解了“高敏感”意味着什么。
我认识了更多的人,也强迫自己参加更多的活动,让自己变得更加自信。我尝试接受自己的“高敏感”,并为自己存留“敏感”这种能力而感到庆幸。
让人内心敏感的事件有很多,有的是因为失恋、亲友离世、被辞退或者遭受霸凌等,也有的人如我和表妹一般,只是因为一件极小的事情而变得多疑甚至崩溃。
遇到内心敏感的人,我们应该尽量理解和支持他,并且要避免使用刺激性、冷漠无情的言辞和行为。
在发现自己的“高敏感体质”之后,我也尝试了很多办法走出“高敏感”状态。因为自己深陷其苦,在成长过程中“敏感”对我而言几乎是百害而无一利。
但是越想要让自己不再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不再对细小的事情敏感,越不尽人意。
04
和“高敏感”的状态和解,最重要的还是先接受自己的情绪,即接受自己拥有对事物“敏感”的能力。
当我们因为一件小事而变得悲伤、愤怒或是焦虑时,不要抗拒自己的情绪,不要试图压抑或掩饰他们。
相反,我们应该要接受自己的情绪,了解自己的情绪来源和原因。
在接受自己的坏情绪时,我尝试了冥想、画画、听音乐等让我内心放松的方式。等到我内心平静之后,再去想坏情绪产生的原因。
这样,我便能够冷静理智地看待问题,拥有对事物“敏感”的能力让我注意到了很小的问题,而理智的思维,让我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拥有积极的心态看问题,万事不能总以悲观的态度去面对,也可以抱有乐观的态度。
尝试以积极的方式看待事物,培养自己的乐观心态,这样可以减少焦虑和敏感情绪的出现。
05
同自己的“高敏感”进行和解,是我做的最愉快的事情。
那仿佛是我终于选择原谅自己的过去,原谅自己的每一种不尽人意的选择。
正是因为“敏感”我才能注意到这些独特的东西。
当我正视这种心态之后,我很庆幸自己拥有这种感同身受的能力。
愿同我一样高敏感的人群珍惜对事物“敏感”的能力,并且能够正确地看待“敏感”给我们带来的价值。
以上。
-今天文章为过稿文 : )
作者介绍:枕卿忧
作者简介:一个想通过写作获得成长的00后,希望这些文字能够治愈到你。关注咚吧啦呀咚吧啦 长期征稿欢迎投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