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了下最早想写公众号的初心,大概是想通过温柔的文字去传递给读者,彼时还是一个喜欢写矫情文字的小男生。后来关注了远近,会想开始写更为温暖的内容,我把他们写在邮件里,定向传递给一个固定的读者,把声音通过微信一条条发过去。再后来我看到FARE的公众号后我想把日常好看的照片分享给我想传递的人。去年我开始尝试学习ML,在这个阶段我有尝试第一次开始写公众号,开始整理知识点,无奈这个阶段只好好整理了2篇。
8月陆续写了3万多字的内容,这些文字现在让我脱口去讲估计只有零星的片段,但通过写的过程我在大脑里形成了局部脉络,差一根线把他们串联起来。有了这些之后会想再提升PPT和演讲的能力,这是后面肯定会去做,现在提到这个点主要是因为有了前期的努力和内容,内心会更加主动想去做这件事。想去做这些事和目前工作日保持文字输出一样,因为内心愿意动力性会更强,更加关注自己的专业进度,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
今年在写半年报的时候提到了开心,现在回首整个2/3的时光来说,大部分时候还是漂在空中的,有进行了两次比较贵的知识付费都没有坚持下来,对于智能化的当下以及物联化的未来一直处于深深的焦虑之中,这种长期的焦虑会让当下的快乐被冲淡掉。
拍照和冲咖啡这两件我自以为很开心的事也一直没有很深入,今天W帅在分享自己最新拿铁心得时,有提到一个有趣的点,从磨豆到分水比到冲调到拉花的过程在B站上都有大量的教学。我给自己不精进的理由是没有时间,要把更多的时间画在学习上从而进入一个学习黑洞循环之中,无法能容忍这也一个把时间投入到爱好上面的自己。
现阶段学习资料的成本已经被压到很低很低,对于绝大多数爱好和工作领域的基础知识点以及入门小技巧都可以非常容易在BILI、YouTube以及领域专业网站上找到,那为什么自己还是会被这些知识付费骗钱,其实还是因为心态上觉得这个东西该学但我不知道从哪里学也需要别人来教我。这样最大的问题是,这些知识付费平台的目标或诉求只是让你交钱,无非贵点的一对一会多催催你,内心不想学或不能认可这件事的话还是会有一千个理由放弃。
除了心态以外,更大的一个盲区是我以为时间是无限的,在本月记录时间中我发现工作日一天有效投入学习的时间就只有9点到12点这三小时,难免还会有打断。做好一件事本身已经很难了,如果说再加载不懂的专业向学习,时间更加捉襟见肘。有限的时间理应先投入到最重要且优先的事上,有些事学习了确实会很有用,但优先级给不到时间量给不到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总得来说,通过八月的实战慢慢明白了要把时间投入到更为重要的事上,让自己更有竞争力。谈不上报效社会,但至少能让自己做的事更为踏实,少些焦虑多些安心。主营业务逐步顺利后,还是可以把部分时间投入到爱好的精进上,因为拍到好照片和冲出好照片确实是会让自己开心的事,不要去否认这个过程,如果可以开心那就让开心再多一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