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选择了当孩子王,就得任劳任怨,踏踏实实的从脚下走起,一点一滴地学习,积少成多,将来一定会成为教育教学能手→卓越教师。
对于卓越教师的成长,关键点分别是读书、教学反思、课例研习、参加学术研讨会以及论著写作。这都是教师的日常工作,没有什么好怕的,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
熬,熬,还是熬。
一读书
读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读书是一个艰辛的历程,持之以恒要有从生活的最底层崛起的勇气和力量,将读书作为生活永恒的主题。古今中外所有专业人士最经济、最直接、最快速的成长法则就是读书。
读书又可以分为消磨时间的休闲式读书、以认识事物为目的的学者式读书以及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问题式读书。
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有四个层次:
一是备课、上课、自我评价、修改的普通反思;
二是更专业的备课、上课、反馈、修改、再上课、对比、总结反思程序;
三是高级的教学诊断反思,包括记录、观察、切片、描述症状、同类相并、病理分析、同类病案检索、治疗等内容;
四是最高级的反思,表现为教学案例资源库建设能力,能够做到对教学进行分类、能进行课案原理说明。
三课例
课例研习表现为三种形式:
一是上课评课。上课评课的焦点在教师;教师作为上课者,它的作用是打磨上课的技术;教师作为评课者,它的作用是模仿课堂技术。
二是观课评教。观课评课的焦点是教师、学生、教材之间的关系;教师作为观察者,从他人的课上受到一些启发。
三是析课评理。析课评理的焦点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教师作为评析者,它的作用是实现从经验到“意识”的飞跃。
四参与教学研讨会
卓越教师专业成长有五要素:学问(这是一个人的底子)、见识(决定一个人的态度)、才华(决定他人是否认识到你的价值)、胆略(能否把握住机遇)、品德(能把事业做得多大)。
见识决定态度,态度决定气度。陌生化情境为教师提供逼近自我的外在条件;在现场体验中获得巨大灵感;在学术平台上迫使自己承认己不如人,有利于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帮助教师体验成功;扩大自己的工作圈与交际圈,成就自己的发展舞台。
五写论文
卓越教师写作是“三个面向”的写作:面向自我(不是面向专家),给自己看;面向问题(不是面向命题),重视思考的程序;面向事实(不是面向理论),思考研究理论与实践的矛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