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常起疑思,修行就会变得更加简单(禅行空者)

常起疑思,修行就会变得更加简单(禅行空者)

作者: 本乘 | 来源:发表于2017-12-16 07:48 被阅读0次

常起疑思,修行就会变得更加简单(禅行空者)

你若怀疑佛陀,我便说你可度、可修,可成。但前提是这样的怀疑,充满安详、平静,理智的心态,而不是嫉恨、猜测,攻击的心态。怀疑,是每个人的权利,任何人都有权利怀疑他人,但没权利诋毁和辱骂他人。否则,你的做人肯定欠缺,你的心理肯定变态。若拿着这样的心态去修行,去信佛,恐怕你的修行和信佛也同样充满变态和肮脏。这取决于你那一颗心是否正直和善良。正直是心的一种特色也是善良得以绽放和延续的命脉。如果你不懂得这些道义,你的信佛和学佛生涯将是残缺的,也必将伴随果报凄惨谢幕。现实有很多信佛和学佛乃至修行的人起初激昂的心态酌情亢奋也很感人。只可惜她们因地不正、情识泛滥、猜疑深厚、贪婪十足、懒惰成性、胆怯懦弱、无有主见,嫉恨交织,结局必将过早谢幕,与佛无缘,更难以继续修行。如今闲置在家,凄惨度日。虚晃时光,坐等死亡。这不怪他人,不怪外界,也不怪自己。那怪谁?你猜……

什么是“常起”?有必要诠释清楚,否则你以为是时常想起或经常生起等等残缺的观点。常起,就是善觉。打个比方:遇到需要解决的事情“上门”就需要常起或启动常起即善觉。善觉,就是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需要清晰的头脑和果断成熟的抉择。世俗人的“善觉”就是经验性。而修行人的善觉就是智慧性。两者不可混为一谈,相距甚远。为什么?前者是意识流注即经验性知见沉淀;后者是根本智行即圆照性寂灭演绎。譬如:你爱财,便会表现在行为、言语,思想上来。这样的表现是可以借助经验来判断和分析的,从而做出判断的结局或决定。但是,这样的经验性判断是不准确的。因其言语、行为,思想不断变化的,也是不断趋向生灭演绎的,没有定性。也许你的经验可以起到暂时效果,但无法主宰以后不变的永恒定位。所以,世俗人凭借经验和世俗性的知见流程来分析事物乃至有所决定和定论,就显得很是肤浅了。而后者,是完全不受意识心业的控制,是深达根本觉处而得。这就好比直接挖开源头的水一看究竟。再回过头来观看流淌的水就一目了然了。什么意思?意思是说无论流淌的水是液态的还是固态的还是气态的、也无论是肮脏的浑浊的清澈的,也无论是流动的寂宁的还是有色的无色的,都丝毫动摇不了你对它根本性的洞察。这一系列的清明觉知过程就是常起,但不离最初一念。至于疑思,皆指清明的返觉状态。在这篇文章里不再秘密阐述,请读者谅解。

修行有很多的心识阻挡和色身滋扰乃至外界干涉,这都是因为你没有真正进入大定的缘故,也就是说你还在自己的意识范畴内趋向有所知觉或无所觉知的状态,其实就是受报,受业识流相的果报。身处此受报的状态,不可言己悟道、也不可思己见性,更不可说己开悟。必定躺在厕所里虽然酒已经退去,此时不可说自己已经清醒,因为你还在厕所里,还没有真正出离厕所的“怀抱”见到外面阳光的普照。因此,凡是在受心业蒙蔽状态的任何修者,都没有资格言说自己见性悟道、解脱出离,自在无碍。这个简单的事实性阐述,想必无须再继续说明吧。

当你从噩梦中惊醒后,方才知道这是梦而心骤然舒适。其实,你错了。因为你的舒适来自对噩梦出离后的清醒。却不知道此噩梦本来不生本来不有。若拿一个不生不有的东西当真实而以为舒适,其实这样的舒适本身还是梦,甚至比做噩梦更加危险和沉迷。所以,我们需要面对任何心识境相乃至色身觉受以及外界色相,必须在处于它们起落、生灭、来去、变化,内外处时,启用疑思。读者看清楚了,再重复一次:“必须在处于它们起落、生灭、来去、变化,内外处时(别看错了,外与处),启用疑思”。这是非常珍贵的趋向最终善思维根本性的真谛,至于其中秘密程序,这里就不再详细阐述,希望读者海涵。

修行原本是简单的受用过程,严格来说,修行也是多余的。没办法,因为众生实在是太“聪明”了。所以不得不多绕几个弯路,才能回到原点。鉴于此,修行当然是必不可少的解脱渠道,不可否认。只是我们密修的人,大都不必要去这样说。为什么?当小鸡出壳后你若告诉它说:哥们,其实你虽然是鸟,但你永远飞不高。而且最终是下酒菜的料。此时,这只小鸡怎么去想?它怎么活下去呢?而你就是断人善根,灭人佛种。哦,忘了,是断鸡活路,灭鸡成凤。

你,不要太聪明———这是禅行空者给予那些自以为自己很聪明的那些轻狂人最忠实的警示语。

鼎然微信:Zjg474

相关文章

  • 常起疑思,修行就会变得更加简单(禅行空者)

    常起疑思,修行就会变得更加简单(禅行空者) 你若怀疑佛陀,我便说你可度、可修,可成。但前提是这样的怀疑,充满安详、...

  • 行亦禅坐亦禅工作亦禅居家亦禅

    行亦禅 坐亦禅 工作亦禅 居家亦禅 人生处处是修行,人生终身是修行。 “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无论是行...

  • 如何划分宿世(宿业)和现业(现业)(禅行空者)

    如何划分宿世(宿业)和现世(现业)(禅行空者) 梦境是中和六识流转的生灭过程,所以梦境相比清醒后的状态更加逼真。这...

  • 22/70台湾游学日记五

    今天是上完课后,第一天行禅。生活其实很简单,就在当下;修行其实也很简单,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体现修行,修行中时时处...

  • 很久以前的故事 213

    息花常藤 受伤的士兵身处峰火战场,生存变得更加艰难,远空的星云震颤加剧,在酝酿能量,变得更加凶险,呆在残星时间越长...

  • 修心日记105

    修行变得越来越简单而清晰,最近做个案的功力大增。智慧和福报都需要更加的圆满才行。和孩子们相处的过程有些纠缠。晚上两...

  • 【菩提心】

    赏玉 | 佛宝 静心者得大自在 【菩提心】 71*39*10 mm 行亦禅,坐亦禅。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如此特...

  • 佛法修证精华(5)

    有四种禅:一、愚夫所行禅,观察自身空相,以解脱形骸之累为务,即此坚定不移,认为修行目的,由如此观察和定力的...

  • 磁场

    这几天有一个感触,人生就是一场修行,其实修行的就是自己身上散发的磁场,当你修行高了那么你身上散发的磁场就会变得更加...

  • 变现学院#最会学习的人7天训练营day 5(2021.2.26)

    一,学员分享 1.蒋思缘 空杯心态,敢于直面恐惧 当信念发生改变时,行动就会变得非常高效 2.杨希 微习惯:简单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常起疑思,修行就会变得更加简单(禅行空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aajw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