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关于“方式”的杂想

关于“方式”的杂想

作者: 另类的拉里 | 来源:发表于2020-04-27 20:30 被阅读0次

1.让孩子听话的方式:

在书吧学习,这里有隔间,可以点饮料甜点和饭菜。

隔壁是一个小男孩和他爸爸来吃饭,我看不见情况,只是听到很多:

无声:估计是小男孩没有吃饭一直在做其他的,或者没有好好吃

他爸爸:好好吃饭

无声

他爸爸:你不要禁酒不吃吃罚酒哦,我生气起来你知道会怎么样哈

无声

“啪”,“吃不吃?快点吃”

无声

“啪,啪,啪”

“坐过来,我喊你坐过来,坐好。吃”

无声

过了一会

男孩:“爸爸,昨天...”(听不出很伤心或者很痛的感觉,说起了吃饭以外的话题)

他爸爸:“...”

然后两人聊了几句,他爸爸又好好和孩子说话,让他好好吃。 男孩的语言和声音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开心”(可能是我想多了,我觉得有一些“讨好”的成分)

另一个例子:

在外面吃饭,老板把桌子搬到店外,我们也坐在店外。

路边有一个小女孩一直在哭,伴着大吵大闹(大概就是小朋友想买玩具,家里不买时候那种“耍混”的样子)
旁边蹲着一个女人,看着她,一直没有说话。

我一边吃,一边看着她们。

小女孩慢慢停下来,也许是哭够了,也许是累了,也许是知道哭也没用了。
女人把她拉过来,搽了下她的眼泪,问或者说了些什么,然后把孩子抱住站起来走了。
说或者问的内容,我记得的意思大概是:我不会因为你哭闹就满足你;我爱你;以后好好地和妈妈说话。

以上,是我看或者听到的两件事,


以下,是我由此发呆出现的一些想法:

小朋友很小的时候习惯用哭来表达自己有需求,而且一哭,常常可以被满足,或者直到被满足了才不哭。

有时候是害怕,需要安全感,有时候是生理上有所需要。

可随着他们长大一些,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需求的时候,大人也能更好的理解自己合理地满足他们。可大人的合理也许常常不是他们原本所希望的,他们可能因为和习惯中的完全满足感有很大的差距,开始哭闹。

我觉得大人这时候,需要让他们明白:

1.我是关心你,爱你的(一些动作,比如抚摸,抱)

2.你的要求并不合理(说得有些理性了,就是让小朋友明白:为什么不答应他)

3.以后如果这样,你可以怎么办(给孩子说我觉得怎样怎样的话,就可以怎样怎样。  或者给他讲讲经历类的故事,引导他自己得出一些答案)

4.你对我有什么建议吗(只是这个目的,知道孩子的想法,因为我们的方法不总是合适的,要多了解孩子的视角和想法,让后作出对应的合适的反应)

咦,本来还有另一种“方式”的杂想的...结果写完前面的。。就忘了。。那就算了吧,继续学习了。

相关文章

  • 关于“方式”的杂想

    1.让孩子听话的方式: 在书吧学习,这里有隔间,可以点饮料甜点和饭菜。 隔壁是一个小男孩和他爸爸来吃饭,我看不见情...

  • 关于运动的杂想

    "姑娘,跳得不错嘛!"~ "啊,哦,谢谢!"~ "20几了?"~ "哦,40了"~ "我80了,你信吗?!"~ "...

  • 关于旅行的杂想

    旅行,带着动人心魄的引力,带你抽离一个寻常的轨迹,遇见一些无法预料的未知。 和你一样,我也爱这个词汇衍生的种种奇妙...

  • 关于穿越的杂想

    在穿越文正盛的那些年,我在想,如果,一个现代人真的回到古代,他会适应吗? 首先,吃什么,还有能吃什么?如苹果,玉米...

  • 关于Ruby的杂想

    以wav格式存储心跳声,可以通过hex提取wav文件的字节,再通过提取的数据用ggplot2库生成心音波图同时计算...

  • 关于海的杂想

    据说溺水很多时候只是没什么征兆的安静在水中死去就想起了小时候 一次去海边游泳估计是椰风寨吧刚开始学游着游着不知道为...

  • 关于“思考”的杂想

    《论语·为政》中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无独有偶,百年哈佛也有句谚语:“一天的思考,胜过一周的蛮干...

  • 关于婚姻的杂想

    读波伏娃《第二性》,看到“婚姻对于男人和女人,一向都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婚姻对于双方都既是一种负担又是一...

  • 关于“敬畏”的杂想

    我在批阅模拟考的作文,题目是由几则材料共同构成的。 贯穿材料的思想是“敬畏”,弘一法师对蚂蚁、...

  • 关于运动的杂想

    今天顺利完成了2公里的运动,量不多,但也收获了心情愉悦,更希望收获小蛮腰。哈哈~ 早上的跑步唤醒了全身慵懒的因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方式”的杂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aauw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