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午又在该死的好奇心驱使下不断自我提问,又不断看资料补充,研究了一些品牌从衰败到复兴的案例。最终发现可能是万千共性中小小的一个点,也就是学会自荐。
不断复读最后“高考”成功的曾国藩,和不走寻常路讨厌八股的左宗棠,最后都能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关键节点上也都应证了自荐的重要性。曾国藩不断写文章在官场中推荐自己,而左宗棠就是找对了师傅并且不断自称新卧龙先生,才能在最后有更大的平台展示自己的才华。当然,还是得有些前提的,至少必须有真才实学和赤诚之心。
处理工作事务时看到,我们读大学那会儿本地最流行的火锅连锁店“傣妹”,在海外竟然又开始掀起另一场风潮,不禁心里犯嘀咕:读大学时还经常听说,但是后来的10来年感觉似乎销声匿迹了,怎么现在又找回了自己的江湖地位呢?一搜就发现,原来这家店18年就找了华与华品牌战略咨询公司来合作,重新做了一次品牌升级。看来是我自己out了。
如今时代变了,消费者变了,品牌必须不断重新向变化后的目标人群自荐,才能保持品牌的活力-在人们心中的活力。而采用的方法也必须是迎合时代特色的。新时代人人都是传播者,就不再是某个权威师傅(贺长龄)推荐或者某个固定的团体(翰林院)推荐了,而是要向普罗大众点对点推荐。找到一个网络流行语或者是洗脑神曲一般的slogan,“我爱傣妹,傣妹爱我”这一句就在某书里很吃香。找到适合网络营销的品牌小形象,像JD狗,T猫,冰墩墩这些都是成功的方案。
但毕竟是线下交互,所以线下门脸形象也必须跟上步伐。关键点是:用好每一个细微角落的传播机会,大声推销自己。原本精致小巧的孔雀logo,换成了一个更抽象简单的大孔雀,不再把“休闲、时尚”这种不直接产生情绪共鸣的文字印在门脸,而是把食物展示出来,将店面更新用色彩设计将时尚感打造出来。菜品菜单也同步升级,很多餐厅现在都在更新自己的摆盘,每一道菜都在掏空心思展示自己的特色,大声喊着“点我”、“拍我”、“吃我”。与此同时也要推出一款超级明星爆款,让人一想到就会选这家店的特色精品。
于是,这一系列自我推荐的操作持续发力,让这个火锅店似乎起死回生了。当然华与华也靠这个营销案例,四处相告,为自己赢得了更稳固的头部地位。
我们从小被教育要谦虚谨慎不可骄傲自大,却忘了说明另一个悖论,主动自荐才是成长最快的途径。有那么点傲气溢出,受敲打速度更快,只要能及时回弹,那么调整进步也自然会更快一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