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外生活时,难免碰到小病小痛,这个时候呢只能去求助医院。刚好住的地方离医院比较近,所以来来回回去过几次,因此,有了部分在国外就医的经验,可以跟大家分享。对国外的医院也有了一些初印象,也希望能加深大家对国外医疗体系的了解。
经验
想要全面和权威的检查,应该来医院。 在国外医疗体系中,有很多不一样的小单位。如门诊中心,小诊所,私人医生等。我的同事看过私人医生,就算看过吃过药,病情并没有缓解太多,最后还是去医院了。大医院相对治疗全面一点,最主要是你的病情如有异样,医生还会开会进行讨论。
其次,英语作为我们的第二语言,在表达日常的词汇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医用词汇,很多时候就有点匮乏。所以,在看病之前呢,最好是能够把你自身的一些症状的英文表达方式了解一下,通过网上查找表达方式,记录重点词汇,就能在诊疗中跟医生很好地交流,使得诊疗更有效率。
再次,在诊疗之前,最好携带自己的病史本,如有一下X光片什么的也随身携带,还包括回忆自己半年之内的用药史,治疗手段,过敏史等。最好也尝试用英文表达一遍。
最后,预约接受检查时间。我曾经因为皮肤有点过敏,刚好离日内瓦医院HUG很近,所以就赶紧过来了。结果到达医院,在挂号登记处一问,说预约都到9月份了,问我要不要预约?我都有点哭笑不得,因为9月离当时还有3个月。幸好看到我有点苦恼,好心的医生告诉我,每周周三是属于随诊时间,不用预约,排队取号就行。所以如果发现疾病小苗头,就尽早预约。
比较
我们进入诊断房到结束,小毛病都至少有半小时到一小时。国外的医疗诊治都非常的细致,问了你的病史,然后问你的过敏史,再取样本,然后化验。一定数据非常详实的情况下,才会给你做出诊断,在不太确定的情况下会进行一些集体讨论,综合所有的情况给你,确定你的治疗手段。治疗的时候,医生会考虑你本身的这个需求给你开一个处方,你拿着这个处方去当地所有的药房,几乎都有的都是常用药,不会太贵。
细致诊疗当然对病人本身是好的,这样可以非常有效的检查出疾病的病源、病症和发展,然后争取找到最适合的办法,但是另外一个方面就是这个时间太长,三个月甚至半年,就算预约了,每次治疗也要也需要等待很长的时间。
还有一个不同就是在国外看病价格其实是差距非常大的,就比如说你如果有私人医生的话,那这个价格就会比较少一点,但是你如果去大医院,很多时候医生会让你做各种检查,然后诊疗也是要收费的,费用通常非常高,好在欧洲几乎全民医保,保险覆盖面也比较大。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国外的医、药、检,三者是分开的,他们之间是没有利益关系的,也没有利益输送。
在中国看病那么方便,毕竟中国是随到随诊,不需要有预约这些环节,但对医生来说,挑战就很大。我觉得在中国,医生是一个混合着认同感,辛苦和委屈的群体,他们身上贴了很多标签,好的标签大家都知道,当然也有一些很负面的一些标签,这些标签让他们有很重的压迫感。比如说人多时间少的时候,会被别人吐槽不够耐心,病人不需要很多医疗资源的时候被吐槽说检查不全面,在开药的方面有时候会不吐槽开太多药。人多嘴杂,加上网络的发展,这种负面的看法也越来越多。
综合比较来说,我觉得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方面就是希望以后国内的医疗系统能够得到更新,这方面的政策法规能够更加的健全。另一方面那就是,希望大家就是对医生这个职业本身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特别是医疗资源紧张的今天,我们要对医生这个职业给予更多的体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