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琪雪
【原创不易,且看且珍惜】

一盒纯牛奶放冰箱里,保质期是21天;一旦打开不喝,12小时就坏了。
一份亲密无间关系,建立需要几年。一旦不联系,几个月就淡了。
人们常说,前世五百次回眸才换来这辈子短暂的相遇。
在茫茫人海中,相遇即是缘分。能成为朋友、恋人甚至亲人,都是上辈子拼尽全力的结果。
不亏欠,不计较,不对比,才是维护关系最好的方式。因为关系变坏往往是从这两个字开始。

多少友情止于“计较”
《庄子·山木》说:“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意思是说,君子之间的交往,不因利益驱动,而是源于互相宽怀的理解。因此在外人看来和白水一样清淡。小人之间的交往,却多因利益驱使,利益过后,人与人之间关系便如过眼云烟。
真正的友情,没有老酒的浓烈,有的只是如细流般长流。
苏轼有个朋友名叫韩宗儒,两人交情颇深。韩宗儒酷爱吃羊肉,可总是囊中羞涩。
他偶然得知,名将姚麟许酷爱苏轼的书法,于是拿着苏轼的回信到姚麟许那里换肉吃。
苏轼知道这件事后,只是哈哈大笑,并未责备他。
一日,韩宗儒嘴又馋了,翻箱倒柜都找不到苏轼的信。于是,一天之内连写了好几封信给苏轼,还专门派了一个仆人站在门口等候苏轼的回信。

不巧的是,苏轼这日正在处理公务,没有时间给他回信。于是他幽默的告诉门外的人:“回去告诉韩宗儒先生,本官今日断供!”
韩宗儒为满足自己果腹之欲,拿苏轼私人书信换羊肉,确实不是君子所为。
可是,苏轼知道后,并未生气,也没有斥责对方,而且幽默回应。既保住了对方的面子,也委婉的拒绝了对方。
对于朋友犯的小错,不计较,才能维持友情的长流。不计较,不仅是一种优雅的姿态,更是一种高洁的品格。
正如人们常说的:“幸福不是收获得多,而是计较得少。”
诚然,生活中多一分计较,便会多一分忧愁烦恼;少一份计较,才能多一份从容自在。
一个人真正的成熟,不在于得到的多了,而在于计较的少了。

多少爱情,止于“亏欠”
知乎上,有一个这样的问题:“势均力敌的爱情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其中高赞回答:“互相理解,互相追逐,因为持平,所以不论怎么跑,都不用担心弄丢对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