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几乎每一个开源 iOS 第三方组件都支持 CocoaPods 的时代,为什么要选择另一个组件支持数量少、项目配置相对繁琐、无法直接查看组件源码的包管理工具呢?Carthage 到底好在哪呢?
最初看到 Carthage 第一眼就被「去中心化」这个高大上的名词给吓到了,但是它并不是个很复杂的事。在项目中,原来我们把一个组件做成 Pod,需要写 Podspec,用 development pod 或者更新 Specs 仓库的项目,私有组件还要更新、指定自己的 Specs 源。
最早 CocoaPods 还没有流行的时候,我曾是 CocoaPods/Specs 仓库的主要贡献者之一。当时第三方组件默认的安装方式就是拖拽和 git submodule,CocoaPods 为了推广自己,有一个建议第三方仓库支持 CocoaPods 的文字模板,以 issue 的形式发到对方的仓库里。让仓库拥有者辛辛苦苦地写一个 podspec,还要更新 README 一般都要等上好几天,而且很难一次就做对。所以最好都是帮对方写好 podspec,改好 README,发 Pull Request,再代为更新 CocoaPods/Specs 仓库,非常费事费力。
而组件支持 Carthage 的唯一要求就是,项目的里有一个 shared Framework target 存在。每次更新组件都不需要去更新任何 Podspec 或 Specs 仓库。私有仓库不需要额外设置 Specs 仓库,不需要 pod trunk。去中心化,意义非凡。
另一个 Carthage 的设计优势是,先天只支持 Dynamic Framework,只在更新时编译,这是为 Swift 项目量身定制的特性。在发版本时不需编译所有依赖,在项目 clean 时不需要重新编译所有依赖,开发者只有在用 carthage update 更新组件后才需要重新编译组件,而且一般只做一次。
另外组件作者可以进一步提供编译好的 Framework 压缩包,随 release 发布,节省使用者的编译时间。试想如果项目中的每一个依赖都这么做了,carthage update 会像 apt-get 一样又快又好用。
再来说说公认的缺点。项目配置的步骤的确不如写一个 Podfile 然后 pod install 那样简单,但其实也没有多么痛苦吧。Carthage 不会像 CocoaPods 那样对项目做大量改动,也没有要求一定要用 xcworkspace。甚至如果放弃打包 dsym,不用 copy-framework 脚本也是可以的。至于不能直接点到源码,可以用拖入 Carthage/checkouts 目录中的 xcproj 的方式来临时解决,这样就和使用 CocoaPods 或 git submodule 差不多了。
最后分享近两年使用 Carthage 发现的一些小技巧,但我觉得是 Carthage 的 CLI 命令设计得比较奇葩。如:
-
只更新不编译:
carthage update --no-build
-
只编译特定依赖的 iOS 版:
carthage build --platform iOS RxSwift
-
删除一个依赖的时候不需要重新 update,只要删除 Cartfile.resolved 中相应的行,和 Carthage 中的目录即可
-
如果经常用的库没有提供编译好的 Framework,可以 fork 一个自己提供,然后就不用每次都编译了
最后我想说的是,Carthage 并没有占据绝对的上峰,有很多常用组件如 Facebook 的大部分 SDK、Lookback SDK、Fabric Framework 等都不支持 Carthage。选择自己习惯的、适合当前项目的包管理工具,以及使用配置更好的 Mac 能省去不少时间。
BTW: firefox - ios 使用了Carthage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