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月游成都文殊院,在院中读到的一副对联:
“见了便做做了便放下了了有何不了,慧生于觉觉生于自在生生还是无声。”
由文推意,上联大致是讲一旦想到想做的事,就马上着手去做,不要优柔不决,拖泥带水。事情做完后,就不要再时时想着它,要学会放下。见到了,做过了,还要牵挂什么呢?事情已经过去,纵使是不好的事,也不应让其再影响自己。
下联大意是说智慧来源于觉知、了解,而觉知和了解则来自于油然而生的求知之心,并不为外界的变迁和功利所左右。智慧的增长非因外界增加之物而生长,而是因为内心油然的喜爱而潜移默化地萌发。

简单质朴的两句话,折射着大智慧:以无惧之心果行,以无谓之心放下,以无用之心求智慧。读到并领悟的那一刹那有一种醍醐灌顶而后豁然开朗的爽快之感。
仔细想想,很多时候,我们所遇的困顿无外乎源于想到未能做,做了放不下,以及为外物所困,迷失了内心真正的那份喜爱。
果行、放下、与自在,失意困顿时多想想这两句话,人生也就通透了。
感恩佛的智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