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特辑芳草集谈天说地
如何快速找到亲子类文章的素材?

如何快速找到亲子类文章的素材?

作者: 沐恩佳音 | 来源:发表于2020-08-17 20:54 被阅读0次

    文/沐恩佳音

    8月16日,韩涵微语老师为我们分享了《如何快速找到文章的素材》,让我们掌握了找寻文章素材的技巧,我今天整理出来,边学习,边成长!

    一篇文章仅仅有核心观点、分观点和非虚构类文章的结构,只能说这篇文章仅仅有了一幅的骨架。

    好文章光有骨架是不够的,还需要血肉和肌肤的填充,合适的素材,如血肉和肌肤,能够为文章增色,使之更加立体饱满,灵动鲜活,形象生动。

    如果我们每写一篇文章,就去四处去搜罗素材,涉及的面积太广,会非常累,当然也不现实,所以我们如何去快速找到文章的素材呢?

    这个功夫一定是在平常。平时的积累非常重要,但是积累也有一定的技巧,如果是漫无目的,非常散乱,就像屋子里堆满了东西,我们不可能快速找到某一种。

    那么,我们怎么快速地找到文章的素材呢?

    对于文章的素材,我们首先应该了解它的收集渠道,然后进行整理分类,最好建立自己的素材库,当然,我们不但要善于积累,更要及时分类整理,那么我们如何做好这项工作呢?

    渠道收集

    渠道收集,简单说就是我们的素材来自于哪里。现在是互联网时代,我们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带来的便利,素材要鲜活,就一定要具有时代性、生活性,能够反映大众的需求,俘获大众的共识,达到作者和读者的心理共鸣。

    那我们需要从哪些方面去收集素材呢?

    第一个渠道:网络热榜

    微博、头条上都有热榜,它能反应出大众的一种需求,所以我们可以去热榜,找寻适合我们主题的内容和素材,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渠道。

    我们也可以看一些有影响力的公众号或者客户端,像央视、人民日报等,找到适合我们文章的素材,做一个素材收集。

    第二个渠道:热播影视剧

    热播影视剧中的素材非常多,能够反映出亲子成长类话题的影视剧也不少,像《我们都很好》,以及最近热播的《三十而已》,这些影视剧里面都有我们需要的素材。

    像关于中小学生的成长话题、原生家庭和亲子类节目等,我们都可以根据文章的需求,从中找到合适的素材,拿过来用。

    如果我们没有时间去追剧,也可以去关注一部分故事情节,去反思一些有感触的细节,看那些情节和亲子成长类紧密相连,整理下来供我们写文章时使用。

    不论是网络热榜,还是影视剧,我们都要善于抓住有感触的点,整理下来,这个整理出来的文字会有一二百字,或者三四百字,分类整理在卡片上,一类素材存在一张卡片上。

    第三个渠道:日常生活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细节,我们都熟视无睹,直接忽略,但是我们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善于观察,用心感知,就能给我们带来成长,这种资料绝对是一手素材,非常难得。

    韩老师举例:《厨房》是一部日本现象级小说,女主人公是一位孤儿,不仅失去双亲,又失去了奶奶。她闻到厨房中散发出的饭菜味道,听到锅碗瓢盆的声音,获得自己成长中的能量。

    这部小说属于治愈系体裁,通过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苦痛,自我疗伤,获得成长的力量。她不是通过伟人或者医生治愈,而是正在痛苦难过时嚎啕大哭,闻到了邻居家的饭菜香,通过味觉让体内的器官有所感应,从而使肌体获得一种能量。

    有时候,我们看到路边坚强的小草,去反思它生命的坚强,或者看到阳光白云的自由、高山的雄伟和大海的辽阔,都能获得一种来自大自然的力量,可以减缓内心的痛苦。

    日常生活中的素材很多,每一个人都曾经是成长中的孩子,都有一个从小到大的过程,不管是我们为人子、为人女,或者说为人父、为人母,当然会生活在原生家庭也好,或者再婚家庭也罢,这其中都包含亲子关系。

    从平时的亲子关系中,我们可以去感知、观察、反思等,这些事例是难能可贵的,尤其是对亲子成长话题,这些都是很好地写作素材。

    例如,老师和学生之间本来是师生关系,有时候往往会演变成母子关系,平常和学生之间发生的事情都是很好的写作素材。

    作为一名高三的班主任,韩老师身边有很多学生的事例,一个学习不太好的女生找到韩老师要求改电话号码,可是她改完没有动,却对韩老师说:“老师,你是不是觉得我有些方面特别差劲?”

    韩老师说,没觉得她特别差劲,然后拍拍她的肩膀,让她坐在旁边的凳子上。小姑娘刚开始只是拘谨地坐在凳子边,随着两个人谈话的深入,聊着各自对心理学的看法,小姑娘越来越放松,整个身体都坐在凳子上。

    很多老师都关注到学习好的孩子,对与见效缓慢的孩子放的精力不多,因为对于这些孩子,老师付出很多,并不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成效不大。

    从上面的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小姑娘的动作变化过程,让一个文化课学得不是太好的学生,慢慢释放心里的自卑,最后想借老师的书籍来读,有了走进老师的机会。

    韩老师提供的身边的素材就是独一无二的,非常鲜活,并且绝对属于原创,这样的素材运用到文章中,很有说服力。

    有些人喜欢用经典,但是有些经典人尽皆知,都被人用烂了,除非我们可以从经典中选择不同的角度,所以,来源于日常生活的新鲜素材才是最好的。

    生活是一个大宝藏,我们需要的素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是需要我们去留心观察、用心体会,发现不同点,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第四个渠道:阅读书单

    我们写亲子类文章,需要这方面的知识储备,包括亲子成长、原生家庭、亲子沟通、学习辅导等,这些方面的素材,我们从日常生活中,很难观察到,所以,我们想快速找到这方面的素材,就需要阅读相关的书籍。

    阅读的书籍包括心理学、教育学、名人事例等,能够给我们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然后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重新梳理,进行二次加工,渗透进我们的认知和反思,这些素材更具有阅读量,对读者的吸引力更强。

    例如《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以及王阳明的书籍等,通过日常的阅读,我们整理出素材,建立自己的素材库,为我们的写作储备知识。

    第五个渠道:素材再创作

    不管是文学作品、日常生活,还是影视剧中,我们可以通过某个观点再创作,很多作品中都贯穿着爱国、爱家、爱情、亲情等,其中亲情就是我们写作亲子类文章的素材。

    从选出的素材中,我们站在全新的角度,重新审视,进行再组织、创作,先整理成一个个小素材,最后归类。

    素材找到了,我们怎么进行管理呢?韩老师告诉我们方法:分类整理——建立素材抽屉。

    就像走进一个大型图书馆,我们可以按照索引寻找我们需要的书,用在我们的素材管理中,我们也要建立像索引一样作用的素材抽屉。

    以亲子类文章为例,可以把语文、数学、英语等作为学科分类,包括:作业辅导、知识学习、习惯培养,这些作为一级抽屉。

    然后设置二级抽屉,再进行细分,例如,可以把习惯培养分成时间观念、自律习惯、习惯沟通等,然后可以再往下细分。

    我们的素材抽屉建立得越细致,越有前瞻性,效果越好,对我们短期内迅速找到素材更方便,我们可以运用印象笔记、讯飞语记等进行分门别类的管理,对于写作者来说是一种积累,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就像堆积木,文章有了主观点和结构,在素材库里找到我们需要的素材,然后进行拼装,再经过修改,一篇文章就写出来了,比临时去抓素材省劲多了。

    结语

    素材来源渠道,不管是从热榜、热播剧、日常生活,还是通过阅读书单和素材再创造,我们都要养成以下习惯:

    一、 要注意观察。我们要有:善于发现的眼睛,善于倾听的耳朵,善于在相同中发现不同。

    例如印象派画家莫奈,在画《麦草垛》之前,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光照时间,认真观察麦草垛的细微变化。

    二、要注意体验。生活中发生的很多事情,教会我们不同的经验,也会引发我们更多的思考,逐渐转化成一种体验。

    例如,作家史铁生,因为身患残疾,所以才去思考其他的残疾人,写出的作品也是别人无法企及的。

    三、要善于挖掘。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同样一件事情,发生在不同人身上,就有不同的情节。

    例如,我们的童年生活;比较难过的事情;比较尴尬的经历等。

    当然,我们可以挖掘他人,比如我们身边熟悉的人,去写他们的故事。

    我们也可以通过社会中发生的不同事情,去挖掘写作素材,像新闻热点,或者通过新闻事件的表象,去挖掘更深层次的内容或者道理。

    再好的方法,都离不开实践,我们用心整理出写作素材库,再不断试错,不断改进,才能慢慢拥有属于自己的写作技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快速找到亲子类文章的素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ahcj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