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曾经是一个很嘴欠的人,慢慢变得也挺幽默的一个人~
所以写一写这个主题还是挺有意思的~
1.幽默的基础理论:
1.Incongruity(不协调)
表述:
1.以受众心理为视角的[预期违背]
2.以幽默内容为视角的[错位]
技巧:
1.自我反对:表达出一种态度之后,立刻否定其
2.三番四抖:列举,前几个构成预期而最后一个打破预期
2.Superiority(优越感)
表述:
需要绕一个弯子才能理解的笑点,因为让你觉得理解后有了智商的优越感就可以起到使原笑点升级的作用
3.Relief(释放)
表述:
幽默是一种紧张或者能量的释放
步骤:
1.建立紧张2.释放紧张
2.嘴欠:
对象:他人
方式:取笑对方短处or弱点
最怕的是嘴欠者还要不断自我麻痹自我陶醉.
A取笑B,B不开心,A不仅伤害了B,而且打心底还觉得这个人小气,开不起玩笑~
然后AB之间就互相不理解,当然就产生不愉快的情绪了.
只能说A....
3.一些现象:
3.1 同龄人:
潮汕人的一些表达方式往往是很绕,很少互相"直接"夸奖?经常爱说反话.
这个套路在潮汕人之间的圈子还是适用的,但是面对其他地区的人,并不适应这种套路的话,就很容易产生矛盾.
遇到的一些潮汕同学,喜欢互黑,关系越铁的就越喜欢互黑,经常会po朋友的丑照或者聊天记录在朋友圈里,估计是会让对方感到窘迫吧并常常乐此不疲
尤其是潮汕的男同学特别明显.
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
我的不负责任的猜测:一种原始的潮汕的大男人主义,需要很多优越感来feed吧~
“大男子主义者”认为男人应该承担生活中的重要角色,妻子应该满足于他男人的地位。
为什么需要更多的优越感呢?
1.可能是从小就常常受到否定,很少被正向认可,然后就需要通过向外界来索取优越感吧~
2.压力比较大,对自己有苛求(总觉得自己不够好),然后不能够接纳自己,这样子的话,也是需要更多的优越感来平衡,来让自己feel better~
3.2 长辈:
在传统家庭,后辈与长辈是有很明显的辈分区分的,后辈要尊重长辈,我觉得是基本的,但是不代表长辈的话都是对的,也不代表长辈对后辈可以随意开玩笑.
互相尊重A小时候长高长得慢,然后A舅舅每次见到A都会拿A的身高开涮,然后A舅舅就一脸坏笑,估计A舅舅他是觉得自己很幽默风趣吧,却不知已经伤到了A的自尊心了.
可是A同学又不好意思当面跟A舅舅撕逼....
只能说A舅舅
自以為是
4.幽默与嘴欠的一些区别:
4.1 优越感:
嘴欠之后的发笑,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是让自己感觉到有优越感.
幽默之后的发笑,比如自嘲,是让对方有优越感~
4.2 本质区别:
嘴欠并不符合幽默的几个基础理论.从定义上来讲的话,两者是泾渭分明的.
自以为幽默风趣的自我陶醉者,永远不知道自己伤害过多少人。
他们喜欢拆别人的台,喜欢展示自己一针就能插入别人死穴的犀利,喜欢看别人在他的阴损面前露出窘迫的神情,从而显示自己的优越,或者达到某种宣泄。他们喜欢毒舌更多时候是因为自身的偏见,把毒舌当成了有趣,把嘲弄当成了幽默。
要知道真正的幽默是需要大智慧的,绝不是ta们所理解的那种人身攻击式的彼此刺伤。
真正幽默的人也会毒舌,不过ta更多地是用毒舌来自嘲。
而不是把它当成武器,见人就往别人的不足和缺陷上戳一下,戳完后还问别人,你开不开心呀?我很有趣吧?
这绝不是幽默,是有病、没教养。
所以,在你还没有彻底了解一个人之前,永远不要轻易用刀刃去试探别人。
所以,如果你不能拿捏好毒舌、玩笑的分寸,就别自以为是自我陶醉了吧。
任何人都也没有承受你的“犀利”的义务,你觉得只是开一个简单的玩笑而已,可没准就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把别人推向毁灭的一次击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