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归因:一个孩子小时候很调皮,长大后他当了大老板,人们就会说:这个孩子从小就和别的孩子不一样,所以他能成功。如果这个孩子坐牢了,人们就会说:这个孩子从小就不着调,你让他打狗他骂鸡。其实这就是单一归因,(一个因导致一个果)。其实每个果都会有多个因,离婚的女性在她冲动的时候,她觉得离婚(果)就是最好的解脱,其实未必。当你让她想一个问题:你离婚后真的会比现在幸福吗?如果你离婚后过的好,那今天的选择离婚就是对的;如果过的不如现在好,离婚这个果就是不对的,这就是果因思维。果因思维可以让人更好的去对当下的选择有个很合理判断,去除以自我为中心的狭隘的判断。所以不是昨天决定了今天,而是今天决定了明天。
今天我们读社会知觉与归因,好,好学习去!
社会知觉
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作用于个体的信息有两类,一类是自然信息,一类是社会信息。由各种自然信息形成的知觉是物知觉,由各种社会信息形成的知觉是社会知觉。社会知觉的范围有:①行为原因;②人际知觉(对他人和群体);③自我知觉。人的社会化过程,人的社会动机、态度社会行为的发生都是以社会知觉为基础的。
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
1、认知者的经验(现代社会心理学用“图式”解释这一现象)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称为图式。
自我图式是个体在已往经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对自己的概括性的认识。个体会在此基础上加工有关自己的信息。
图式的作用包括:(敲黑板)
①影响个体对他人的知觉
②影响自我知觉
③影响记忆
④影响对注意对象的选择:用我的图式解读你,意思是用我能看到的我能解读的我拥有的解读你。
(看到的往往是他想看到的)
2、认识者的动机与兴趣
3、认识者的情绪:积极情绪赋予积极品质
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
一、印象与印象形成的概念
印象是个体(认知主体)头脑中有关认知客体的形象。初次印象,也称第一印象,是素不相识的两个人第一次见面时形成的印象。
印象形成的效应
1、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由于信息出现的顺序不同而影响印象形成的现象包括:①首因效应;②近因效应。
在印象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后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是第一印象作用的机制。首因效应的存在表明第一印象很重要,个体对后续信息的解释往往是以其为根据来完成的。
近因效应是指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最新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原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
一般来说,近因效应容易出现在下列人之间:①熟悉的人;②亲密的人。:不熟悉或者少见的人容易产生首因效应
2、光环效应
个体对认知对象的某些品质一旦形成倾向性印象,就会带着这种倾向去评价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这是光环效应。光环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现象,可能在人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
3、刻板印象
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叫刻板印象。刻板印象具有社会适应的意义,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
三、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
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个体在把各种具体信息综合后,会按照保持逻辑一致性和情感一致性的原则,形成总体印象。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包括:①加法模式;②平均模式;③加权平均模式;④中心品质模式。
印象管理
印象管理(亦称印象控制),是指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即个体进行自我形象的控制,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形成,使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符合自我的期待。
印象管理的作用
印象管理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方式。现实生活中,个体要为他人、公众与社会所接受,其行为表现必须符合社会对他的角色期待。
常用的印象管理策略
印象管理是一种社交技巧。在人际交往中,互动的双方都知道对方在不断地观察、评价自己,所以个体往往不断调整自己的言辞、表情和行为等,以期给对方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
常用的印象管理策略包括:①隐藏自己与自我抬高;②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己;③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④投人所好。
在印象管理中,为使他人对自己产生良好印象,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个体往会型人面的某些小的不足,以使自己在抬高某些重要方面时变得可信。这种做法被称为自我抬高。
归因
归因的概念
鑫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行为的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被称为归因,归因不仅是心理过程,也是人类的普遍需要。
行为原因的分类
内因与外因
行为内因是指存在于个体内部的原因,如人格、品质、动机、态度、情绪、心境及努力程度等个人特征。将行为原因归千个人特征,称为内归因;将行为原因归干外部条件,称为外归因或情境归因。
在许多情境中,行为与事件的发生并非由内因或外因单一因素引起,而兼有两者的影响。这种归因叫做综合归因
稳定性原因与易变性原因
在行为的内因与外因中,一部分是可变的,另一部分是稳定的。如内因中人的情绪是易变性因素
在行为的内因与外因中均有稳定性原因与易变性原因。稳定性原因包括:①人格特征;②能力;③工作性质。
可控性原因与不可控性原因
可控性原因表明个体通过主观努力可以改变行为及其后果。对可控性因素的归因,使人们更可能对行为做出变化的预测。
对不可控因素的归因,使人们较可能对未来的行为做出较准确的预测。
控制点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罗特关于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是控制点理论。他发现,个体对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及其结果的控制源有不同的解释
控制点在个体的内部,称为内控者;控制点在个体的外部,称为外控者。
某些人认为个体生活中多数事情的结果是个人不能控制的各种外部力量的作用造成的,相信社会的安排,相信命运和机遇等因素决定了自己的状况,认为个人的努力无济于事。这种人被称为外控者。
内控者相信自己能发挥作用,面对可能的失败也不怀疑未来可能会有所改善,面对困难情境,能付出更大努力,加大工作投入。内控者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是符合社会期待的。
归因原则
根据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个体归因时遵循的主要原则有:①不变性原则:②折扣原则;③协变原则。
(一)不变性原则
海德是归因思想的创始人,他认为人们归因时,首先使用不变性原则折扣原则
折扣原则是归因理论的主要研究者凯利提出的。他发现,如果也存在其他看起来合理的原因,那么某一原因引起某一特定结果的作用就会打折扣。
(三)协变原则
协变原则认为人们归因时如同科学家在科研中寻求规律,试图找出一种效应发生的各种条件的规律性协变。
虚根据凯利的三维理论,个体在归因时需要的信息具有:①特异性;②共同性;③一致性。
个体在归因时,需要共同性信息,即不同的行为主体对统一刺激的反应是否相同。根据凯利的三维理论,如果特异性低、共同性低和一致性高,就更可能做出内部原因的归因。协变原则被凯利认为是最全面的归因原则。
影响归因的因素
1、社会视角--人们的角色和处境不同,观察问题的视角就不同,对事情的看法也会有差别,因而对行为原因的解释也会有明显的不同。
2、自我价值保护倾向--归因向有利于自我价值确立的方向倾斜。
自己成功--倾向于内归因
自己失败--倾向于外归因
别人成功--倾向于外归因
别人失败--倾向于内归因
反思一下我们和孩子相处时是不是这样做的?
3、观察事物的空间位置
4、随着时间的推移,归因越来越具有情境性。
综上所述,了解归因,并在事情发生的当下意识到影响自我归因的因素。不犯单一归因的低级错误。多因得果。反之由果索因也是我们成长进步的方式方法。启动反思性自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