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阿加莎·克里斯蒂
时间:11·5——11·7
在读东野圭吾的时候就知道有这么一个很擅长写推理小说的作者,直到某一天突然看到11月10号电影版的《东方快车谋杀案》要上映了,才在kindle上读了这本小说,今天去了电影。(ps:读这种小说一定要利用一个完整的时间段,一口气通读下来啊啊啊,中断后再接着读实在是太难受了)
先说小说吧,在我看来,作为阿加莎的代表作,这本书的整个故事背景、案情以及推理过程都是无懈可击,非常完美。尤其是开篇,鲍克先生说的那句话,十几个陌生人,来自不同国家和阶层,有不同的生活背景,很奇妙地聚集在一个车厢里,而下车后他们则彻底再次沦为陌生人,真的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大概因为我读东野圭吾的书稍微多了一点,第一次看阿加莎的小说感觉稍微有点别扭,整本书都围绕着这个案子展开、结束,总感觉少了点什么。不过这本书最精彩的还是得知谋杀案真相后带给人的震撼,最后的结局却让我有点意犹未尽的意思。大概是两个人的风格和接受不同文化教育的原因吧,东野圭吾的小说总能从中读出泪和无奈,书中人物之间的感情和关系错综复杂,非常矛盾,有的是对人性的拷问,有的是对感情的审查,读完后总会有一种纠结和矛盾,但阿加莎但这本小说,读完后则是酣畅淋漓,二者都非常高明。
再来说电影,一直觉得电影是一门很有张力的艺术表现形式,尤其是在读完小说后再去看电影,这种感受更加明显。整部电影没有像小说描写的那么干脆利落,而加入了很多小细节来使人物形象更丰满:开篇波洛在以色列广场上说明宝物失窃案的真相,安德烈伯爵被偷拍而大发雷霆,甚至还有哈里曼假扮奥地利教授而被波洛发觉等等,这些小细节实在惊喜,波洛也不是书中那个高超、无所不能的神探,他喜欢读狄更斯的小说,有心爱的女子,这一切都让这个人物更立体,或者说更接地气。还有一个小惊喜就是在波洛刚发现雷切特被杀时,他进入房间探查,导演是从天花板这个角度来拍摄的,仿佛形成了一个上帝视角,而观众就是这个上帝,平静地在上方看着波洛分析一个又一个线索。当然最精彩的还是最后公开的时候,一个隧道,几张并排的桌子,所有的乘客坐在桌子后,波洛站在他们的对面,镜头一一扫过他们每一个人,竟然让我意外想起了达芬奇那副经典的画作——《最后的晚餐》,只不过在这里应该叫“最后的审判”,前面已经塑造了一个人性的波洛,因此这里的神探和小说里的神探是不一样的,他做不到“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他是个真正的人,面对这么一场匪夷所思的谋杀案,他必须做出自己的选择,和盘托出交给警方或者私下解决,他必须有一个自己的决定,电影对这一段对描绘实在是精彩,愤怒后对冷静思索,波洛有了自己的决定,从不会说谎的他对正义也有了新的体会和认识,然后开启了他在尼罗河上的旅程。
无论小说还是电影,都非常经典,电影对小说对诠释也很棒,希望能看到《尼罗河上的惨案》的电影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