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坚杵有成针日,这个自古流传的故事,讲的是李白小时候放学路上偶遇老妇,持之以恒铁杵磨针,深受触动发奋读书,最终学有所成的故事。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大鹏写了一本书,叫《在难搞的日子笑出声来》,现在说回忆录尚有些早,以叙事的笔触从自己1982年的出生写到如今,这个和我同时代的男生,在三十多年里的成长,几乎可以拍一部励志电影,于是在他的很多作品中,都有自己的影子,有着自己走过的路。
走过一段路,究竟有多难,任何旁人都无法体会,读他的文章,成长的时代背景下有很多熟悉的旋律,仿佛是看到同龄的自己,而我们的成长远远没有那么曲折。所以幸福来的慢,来的晚,来的不易不一定是坏事,因为正是这一块块石板,铺就了一个人前行的道路。
故事有很多,我只挑三个讲,都有关于他的师傅,赵本山。每一个光鲜的背后,都有着超乎寻常的付出,如果换作你是大鹏,这样的情境下会怎样做,你又能坚持多久呢?
第一个故事,是初识赵本山。某一年的春晚后台,大鹏代表搜狐娱乐采访,本山的彩排结束后,后台来自全国的纸媒和互联网记者们蜂拥而至,以几秒钟的速度迅速包围了从台上退场的本山大叔,每一个举着话筒的主持人都想在此刻采访到春晚最受关注的人物,被层层围住的本山一时间无法脱身。几乎在同时,大鹏冲了上去,一手保护着本山,一手拨开记者们,大声喊着:“大家让一让,大家让一让,让本山老师先休息,谢谢大家!让一让!”他在人流中开辟出一条通道,把本山引到了休息室,终于坐定,缓了好一会本山问他:“你是谁啊?”他准备好的精彩开场白还没来得及说,就被工作人员赶了出去。
第一次的近距离接触,看似是偶然,我倒认为是一种必然。大鹏随时有着去突破改变自己的准备,他善于抓住生活中的每一次机会。现在汇集了敏锐的媒体精英,每一个渴望接近明星的记者们,为什么只有大鹏做到了。我想,这是因为别人把工作仅仅当成了工作,唯有他,把工作当成了成长的积累。借用一句话,“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正是这份心,促使着他的应变具有着非同一般的灵敏。
第二个故事,有关鸡爪。大鹏是赵本山的众多徒弟中为数很少的非二人转演员,能够将其收入麾下,跟春晚后台意外相识的故事不无关系,从这件事中,本山看到大鹏是一个努力、机灵的年轻人。本山爱吃鸡爪、鸭脖之类的卤制品,一次恰逢身体不适,师徒一帮人聚会,师傅只能看着徒弟们吃的风生水起,受到医生严格叮嘱,不能食辣。众多徒弟中,大鹏看到师傅渴望又无奈的眼神,觉得心疼,聚餐没结束,他就满大街跑着寻找,终于在夜晚的一家没打烊的店铺买到了不辣的鸡爪子,送到师傅面前的时候,本山一脸诧异,这个孩子的细心和执着给了他很大惊喜。
80年代生人,很多都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不愁吃穿,一帆风顺,也造就了顺风顺水的背后,习惯了被照顾,没有一颗为他人着想的心,这样粗枝大叶的年轻人真是一抓一大把。即使是所谓的“有心人”,也难以做到细致入微的观察,这跟生长经历和家庭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大鹏不同,童年时代的他习惯了和自己作伴,和自己对话,忙于生计和求医的父母无暇顾及年幼的孩子,这也造就了他过早的具备了生活自理能力,不依赖谁,同时在音乐的陪伴下并不孤独。回到刚才鸡爪子的故事中,在场的徒弟有很多,也许相同的念头也曾在别人的心中一闪而过,然而做这件事情的只有大鹏。这就不难解释他在搜狐做网络编辑时,不断的挑战自己,挑战当时现有的互联网新闻模式,做出种种革新和原因。
第三个故事,有关春节。每一年的春晚,大鹏都在北京和师傅会面,2012年春晚的舞台上第一次没有了赵本山,大年二十九,大鹏开着车连夜回到沈阳,凌晨两点来到“本山基地”,见到师傅他说:“没有了春晚后台的见面,我也一样要陪着您”,师徒俩一起吃了年夜的饺子,他又驱车赶回家。我想过这个时候,师傅面对着突然造访的徒弟,两人大大的拥抱,一起坐着吃饺子,望着徒弟离去的背影,一定充满了欣慰和满足。
每一个人的生活中都曾有过帮助过你的人,而你会不会时时想起,不远万里去和他紧紧拥抱;曾经生命中的“贵人”是历久弥香还是渐行渐远;低谷和高峰时,你会不会长怀感恩之心。当然,有种种理由可以推脱,“我心中记挂着”“我实在太忙了”“过了这段日子我就去拜访他”,这样的话语有没有曾经萦绕在你的心头,那个给予你帮助的人,如果收到了冷落,你的心中既有着隐隐内疚,又不断被一个另一个借口所湮灭。
三个故事说完了,大鹏的成长中还有很多有意思的事儿,他组过几个乐队,中学的时候在出生的小镇举办过演唱会,摇滚风,炫酷极了;他曾经揣着家人所有的积蓄北漂被骗的一文不剩;他和同学旅行时花光了所有的积蓄于是各自去街头卖艺来凑足了回程的车票......
我想这些都是意义非凡的体验,因为他没有一次被打倒,反而看到了这世界是一个圆形的,有些人终会相遇,有些人终将理解,所有的人都会在时间的节点上擦肩而过。
三个故事说完了,铁杵是怎样的磨成针的?每一个人心中,或多或少,大概都有了答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