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梅。舟过吴江
[宋]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 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这首《一剪梅》是蒋捷在写自己的漂泊生活。词一开始就写“一片春愁待酒浇”,说他不仅没有酒喝,还有满腹的春愁。下面又写他经过了很多地方,比如说秋娘渡与泰娘桥。但这些能够停船的地方他都没有停下来,还在继续漂泊。而且天气是“风又飘飘,雨又萧萧”。总而言之,上阕是写他漂泊生活的苦难。
下阕就是词人想象自己回到家中 洗衣服的情景。在船上不能洗衣服,而 且天气非常差,只有回到家里,才把穿 脏的衣服给洗一洗。而且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时局感非常清楚,他感觉自己的生命在漂泊中一点一点地流逝,因此把 所有感触都凝聚在“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这三句中,所以这三句非常有名。
初夏的时候,樱桃会由绿变红, 芭蕉会从浅绿变成深绿。芭蕉其实是南方的一种植物,后来才渐渐传到北 方。唐诗里头,李白写了1000多首诗,杜甫写了1400多首诗,都没写过芭蕉。 那么古人什么时候才开始写芭蕉呢?到了韩愈才开始写,“升堂坐阶新雨足,苗蕉叶大栀子肥”,但他写的芭蕉没有意义、只是说植物长得越来越好了。
越往后来,诗人们再写芭蕉的时候就开始赋予它“愁”的意绪了、所且就有“雨打芭蕉”的意思了。李商隐就有“芭蕉不展丁香结、其向春风各自愁”的句子。当芭蕉代表的这种“愁“的意绪一出来以后,到明清时期,雨打芭蕉就永远在“愁”了。当然,蒋捷在这里写的又不一样,蒋捷在讲时 令的变化、他觉得时间都流走了,我怎么还没回家呀?我为什么还在舟上漂泊?所以说芭蕉在这里,既有愁的含义,也有时光的含义。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 绿了芭蕉”里的“樱桃”和“芭蕉“的含义相同,自从有了这样一句名句之后,人们就把蒋捷叫作“樱桃进士”。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方说“长笛一声人倚楼”,从此赵嘏又被称为“赵倚楼”,“红杏枝头春意闹”,从此 宋祁又被称为“红杏尚书”,这诗人一旦有了名句,人们就通过这个名句记住他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