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六十有五,个儿不高,人很精神,头发除了两鬓隐约见白,远看跟小伙子无二。老王勤快在他们村里是出了名的 ,干活儿麻利,还规整有序。年轻时就聪明好学,成绩拔尖儿。文化大革命那会儿上高中,临近毕业本来是推荐上大学的第一人选,后被村书记儿子给顶了,从此改变了老王的命运--学了电工。老王脑子好使,人又勤快,很快就成了单位的技术骨干,有几回还被评为县里劳动模范,成了村里的名人。虽然名声在外,收入却极其微薄,在那个年代也就勉强填饱肚子。再后来改革开放,好多朋友同事纷纷下海,南下打工,老王按耐不住也离了职,搭上了南下的火车。行业干了不少,但都不离老本行电工。不管在哪儿,老王都认真踏实,特讨老板喜欢,前两年老伴儿走了,一个人孤零零,才落叶归根。
老王家里三间瓦房,造了有快三十年了,虽然有些破旧,里面却收拾得一尘不染 。去年花了几万块重新加固装修了一下,装了空调,卫生间,里外焕然一新,女儿女婿很是喜欢,说要常回家住住,老王很是开心,逢人便说,得意了好一阵子。
老王爱喝酒,酒量倒是有限,三杯下肚,话就多。不仅话多还大舌头,爱抬杠,看什么都不顺眼,上至国家大事,下至鸡毛蒜皮,一样不落,特愤青的数落一遍。酒后则忘得干干净净,日子照旧。
城镇化让老王成了留守老人,虽说年龄到了,体力却像一点不像,而且电工的技术活儿有口皆碑,大家自然而然的找上老王,久而久之,十里八村的都成了老王的地盘。老王本来就闲不住,这一来就更忙了。虽说忙,但老王忙的开心。老王说要活到老忙到老,多干活才健康!
老王就这样一直开心的忙碌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