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人之间最大的差距在于其认知层次的差异
美学家朱光潜曾用古松为例,说过这样一句话:“木商看到的是它作为木材的商业价值,植物学家关注的是它的分类和特征,而画家所感受的则是它的造型和结构。”
同一事物,由于人们看待角度的不同,其价值也会有所不同。尽管人类作为智慧生物对待事物时尽力做到客观,但其主观想法也难以避免。
正如俗话所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种哈姆雷特”。
万物本质不变,唯变的是人类对其的认知。选择,源于认知。一个人的人生上限,受其认知宽度、厚度以及深度等因素所制约。因此,我们不能局限于一个角度看待问题,而应该在比较多的维度上去考量,以丰富自己的认知。只有不断拓展自己的认知边界,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我们才能作出更好的选择,从而在人生中达到更高的成就。
在这个信息纷繁复杂的时代,我们要更加注重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端正我们的认知态度,尽可能多地了解和学习,以便更好地应付未来的挑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⑴一个人的困境,可能是由于其认知水平的限制所致。美国文学家爱默生曾尖刻地指出:“庸者之所以平庸,是因为他们的思维过于固执。”
思维固执源自于认知的限制,而限制也许正是束缚我们的源头。
认知的局限,外在的一切或许都存在着盲点。
有些人敢于向外拓展求知,一生都在学习;而另一些人则被墨守成规所束缚,沉湎于自满中。
经年累月,这两种人之间的差距自然是天壤之别。
被认知局限所困,究竟可怕到何种程度?
来听我讲一个切身经历的故事:
我原籍农村,但位于城市周边,出行非常便利。我的表哥则住在城市里。
我的外婆和外公在乡下,但他们经常到城市里来探亲。
表哥比我大几岁,小时候我总嘲笑他。
理由无他,他总是弄混冬天的麦苗和春天的韭菜,尽管我一再教导,并且每次都和他讲解区别,他仍无法分清。
因此,在他真正分清之前,我嘲笑他好几年。
慢慢地,我不再嘲笑他了。我发现,我的表哥只是区分不清两者,而有些专家在某些方面,甚至连基础常识也不懂。
记得曾有一位专家提出过以下论点:
农民应该搬到城市里居住,因为在县城里有很多公共服务,提供丰富的信息,这和农村是完全不同的。对于提高农民的个人素质是非常必要的。如果一些农民需要在农村种地,可以在需要的时候用车跑去种地。
尽管有点离谱,但案例和我的表哥混淆韭菜和麦苗的行径本质上是一样的。
向上也有认知局限,向下同样如此。
这位专家虽然身居高位,但却与下面的人们疏远,缺乏了解普通百姓的机会,因此他的言论引来了许多嘲笑。
任何人都有认知局限,但若你固执己见,你将永远不清楚真相,如果你认为所见即所得,真相就会与你永远保持距离。然而,当我们承认自己存在认知局限,并努力不断去探索和学习,我们便能够逐渐跨越这些限制,走向更广阔、更深入的认知领域。
正如一位著名学者所说:“知识是无限的,人类的认知也是无限的。我们所需要做的不仅是学习新知识,还要不断反思自己的狭窄思维和认知局限,尽可能扩宽我们的认知视野。”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知识,但真正深入理解并将之融入自己的思维中需要持续不断的努力。
所以,无论我们处于什么阶段,我们都应该保持一颗探索的心,不断学习和进步,摆脱旧有的、狭隘的观念,走向更为广阔、多元、开放的认知世界。
⑵打破思维定势,获取最高效益。
桑斯坦教授提出了“信息茧房”这一概念,意为当人们长时间接受单一观点时,会被自己的思想所引导而变得封闭。为突破这一认知困境,我们需要向内提升,向外兼容,实践并复盘,来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在这个过程中,提升自己需要忍受一定的痛苦,而兼容则需要以宽广的心胸去接受更多。最终的目的是要通过实践得失的经验不断前进,如多读一本书、多学一项技能、多掌握一门知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越走越远,反之,如果不去积极进取,只会被信息茧房困住,原地打转。因此,我们需要积极主动地去拓宽我们的知识面,去了解不同的观点和思想,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对待周围的世界。这需要我们不断地思考和反思,审视自己的认知和行动。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总结,我们才能逐渐走出信息茧房,不再受限于单一思维模式。而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成长和进步,只有不断地去探索和实践,我们才能在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真正的价值和意义。此外,我们也需要尝试去理解和包容不同的人和观点,去接受他们的想法和行为。当我们拥有了更加宽广和开放的视野时,才能更好地与他人进行沟通和合作,共同创造更美好的未来。因此,打破信息茧房不仅是我们个人的需求,也是整个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不断发展和提高我们的认知水平,我们可以建立更加开放和包容的社会环境,让每个人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和才华,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⑶一个人认知的高度,会决定他人生的高度。
有人说过:“你永远无法赚到自己意识范围之外的钱。”这话被一些人嗤之以鼻,他们认为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任由天命决定。但只有经历过社会的洗礼的人才会知道,每个阶层的人有其特有的认知局限,这导致他们看待世界的角度有所差异。如果人们无法扩充自己的思维,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那么他们鲜有希望赚取意识范围之外的钱。 如今直播行业火爆,有人在直播间推销商品,有人在直播间娱乐观众。但是,在追求直播间热度的过程中,仍有许多人为了追求火爆而孤注一掷。 最近,新闻报道某主播直播喝酒过量去世的事情,这使人们纷纷呼吁加强平台管理。 可是,不久后,参加过该主播追悼会的另一主播,也因饮酒过量而死亡。这些饮酒直播的网民相继遭遇厄运,这次事件敲响了一记警钟。即使在巨大的利益和认知格局的考虑下,仍有人模仿他们的行为。这和一些美女们醉酒飙车,不愿意遵守交规或拿到驾照的行为类似。靠博运气和拿命来赚钱,注定不是长远之策。 就像电影《教父》所说的:“只有少数人能看清任何事情的实质,其他大部分人需要半生时间才能看清一件事的本质。”靠命运获取的钱财,没有命来花使人一事无成。每个人在人生的关键点上做出正确的选择,不可能只靠运气。运气是虚无缥缈的,如果想改变现状,首先要突破你的认知障碍。 罗伯塔在《走出思维泥潭》一书中写道:只有认识到自身存在的偏见是不足以在认知上打破这个局面的,但是,如果你可以系统地考虑替代方案,就有可能摆脱偏见的束缚。1、明确所需的决策以及相关信息。 2、确定造成偏见的认知框架。3、消除或转换型这个框架。4、考虑模式的变化方案,可能会带来怎样的结果。这需要很长时间的坚持,以及不断思考和实践。每次打破认知局限,都是人生顶峰的一次攀登。 猎豹CEO傅盛说过:“认知的本质是做决策,当人们的认识存在巨大差异时,他们做出的决策将大不相同。”成功的人,未必比你聪明、勤奋或比你幸运。很多时候,在你迷茫选择的时候,他们会看到问题的本质。他们的认知视野比你高,这导致了他们看似做出不同的选择,实际上差距在不断扩大。扩充认知边界意味着未来的道路将变得更宽广。人生就是在为自己的认知买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