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父亲”与自我人格间的关联

“父亲”与自我人格间的关联

作者: 夏圈圈 | 来源:发表于2018-07-28 23:33 被阅读0次
1.母亲代表世界与宇宙,父亲是婴儿在非我世界里相遇的第一个人
2.父亲安全,我们对他人才有最基本的友善
3.缺乏父亲认同的人容易崇拜权威和名利

当婴儿完成了与母亲的分裂与统一,他会在崭新的非我世界里遇见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人”,这就是父亲。他会隐隐意识到,父亲并不是物理环境的一部分,而是和母亲一样却又不同的存在。这是他第一次意识到“人”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男人”和“女人”各自是什么样的,并在父母的互动中猜测自己是男的还是女的,男人和女人的关系是疏远还是亲密。

和父亲的链接是个体最初的社会性链接,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说明他可以去爱和恨一个人了,他会试探这个“人”,如果结果是安全的,他就会再次企图将这个非我统一和整合到“我”里去,认同并接受自己的“姓”,带着父亲即自己的姓一起进行下一步的探索。

因为父亲是安全的,自己的姓是安全的,他会对整个人类种群充满善意,有勇气和能力去面对他人。

如果父亲是缺失或冷漠的,他就无法认同自己作为“人”的存在,因为他没有“姓”,或者他的“姓”是残破的。

新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埃里克森从小在德国幸福生活,但是有一天,他的母亲突然告诉他说你每天叫爸爸的那个人,其实并不是他爸爸,他的爸爸是一个丹麦人,在他3岁的时候离家出走了,后来妈妈才嫁给他现在这个爸爸。埃里克森一下子就傻了:如果我不是现在这个爸爸的儿子,那我到底是谁?

个体所依赖的赋予日常生活意义和目的的价值载体解体了,小男孩感到了身份的丧失,他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所以感到了世界的空虚。他离开家,四处流浪,后来来到维也纳,去了弗洛伊德之女安娜所开的诊所做木匠,并接受安娜的精神分析治疗。

后来,埃里克森提出了著名的人生发展八大阶段理论,他认为社会人身份的形成,是人生最大的课题之一,与其说是学会和人类进行互动,不如说是认领父亲成为自己的一部分。

人类世界中最能给人价值感和能力感的东西,就是被自己在乎的人认同,而人最在乎的人类,就是父亲(母亲代表的是宇宙、世界),如果父亲缺失或冷漠,他就会终身试图寻找一个父亲,并企图得到他的认同,以获得价值感。但是如果他所找到的可以替代父亲的人,都是他不在乎的人,这种渴望得到认同的愿望难以满足,此时,他就开始需要讨好并赢得社会权威的认同。

缺乏父亲的认同,会让人追求“赞美”这种东西,并化身名、权、利,急功近利,追求不到是痛苦的,追求到了就会更加的空虚,就像饥饿的人大口咬到了空气,因为内在的缺损一直都在。

如果父亲不是冷漠、缺失的,而是有威胁性的,时常发出物理或精神攻击的,这是儿童就会缩回来,恐惧会泛化并持续一生,他会认为人尤其男人的权威,是不安全的,他会恐惧人的目光,拒绝自己作为人的身份,甚至拒绝被疗愈,这将可能导致抑郁、社交障碍、自杀倾向……各种神经症和人格障碍,或者他会传承父亲的角色,把自己变成一个暴君来取而代之,以施害者的身份来埋藏自己的恐惧。

到了青春期,孩子需要认同自己作为一个成年人的身份,男孩要把情感从母亲身上移开,转移到另外一个女人身上,分离的剧痛再次出现;女孩则要缓和一些,她不需要撕裂和母亲的精神连接,但是要把情感从父亲身上转移给另一个男人,也让她感到非常不适,所以女孩出嫁的时候,面对父亲往往会潸然泪下,第一次和男人上床,也是如此。这是女孩子们在主动抛弃自己的情人,心里充满了负罪感,她需要得到父亲的原谅,不然难以调和自己的愧疚。

所以青春期往往也被称为是人类的第二次诞生,这次诞生的经历是人格的最终完善。但是成长的剧痛让他们无法协调,所以从疾风怒涛到相对平静往往要经历数年。

其间,他还需要和家里的强势权威发生分裂,举行“叛乱”,象征性地打死或打败权威,才能脱胎成人,但他们对父亲(偶尔是母亲)的尊敬和爱又不允许他们这么做,所以内心极其矛盾,所以青春期是一个容易精神分裂的阶段,他们情绪起伏很大,并容易采取极端立场。

完成这个打败父亲的仪式,得到父亲的认同,他自己就成为了权威,于是他会产生对社会规则的尊重,并获得精神上的自我认同感,于是会变得既有上进心又不急功近利。如果这个仪式无法完成,人没能完成自己作为成年人的尊严的认同,就会变得唯唯诺诺,或处处挑战规则,充满破坏欲望,象征性地再次挑战父亲,一生都在重复那个被权威打败的模式。或者,他会变得特别的急功近利,急于向父亲证明自己的价值和尊严,并因为太过着急而欲速不达,永远处在焦躁、抑郁之中。这是另外一种成功恐惧症——意识层面对成功过度渴望,无意识动机却在不断破坏自己成功的可能,因为他知道,自己在成人仪式上被打败了,于是一生都在重复这个模式。

或者,要等到父亲垂垂老矣,躺在病床上需要他们照顾的时候,他们才能够二度发育,成为精神上的成年人。

相关文章

  • “父亲”与自我人格间的关联

    1.母亲代表世界与宇宙,父亲是婴儿在非我世界里相遇的第一个人 2.父亲安全,我们对他人才有最基本的友善 3.缺乏父...

  • 怨气是怎么产生的

    人为什么会有怨气?自我人格与社会人格所要求的相矛盾。 自我人格要求先满足自己再成全他人,而社会人格所受的“好人”教...

  • 谨防通过虚假诉讼转移资产

    关联公司的人员、业务、财务等方面交叉或混同,导致各自财产无法区分,丧失独立人格的,构成人格混同,关联公司利用人格混...

  • 数据间关联与追溯

    1.1 企业组织是个整体 企业大数据是企业内部资源与相关外部资源的数据集。而企业组织是一个整体,对该组织资源和资源...

  • 《社会心理学》读笔(三)态度和行为

    态度和行为间有必然联系吗 自我态度与实际行为间的关联实际上很微弱,很多人是“道德伪善” 道德伪善:显得有道德水准,...

  • UML中类间关系(泛化、实现、依赖、关联、聚合、组合)

    UML中几种类间关系:泛化、实现、依赖、关联、聚合、组合 关联关系关联(association)关系表示类与类之间...

  • 九型人格与青少年自我认同

    我的大会演讲主题是《九型人格与青少年自我认同》。 我讲了自己与九型人格的缘分,讲了自己学习九型人格的过程,讲了自己...

  • 现代社会经济研究

    对于维度内时间与空间关联认知的逐渐加强将有助于人类形成更好的自我定位,并由此推动社会层面分裂父母体与子体间形成更...

  • 行星:星盘上的演员以及他们代表的心理需求

    太阳:人格的燃料,展示活力和人格能量的需要,自我认可的需要。 月亮:情绪与安全感的需要、呵护、滋养,人格的主导需要...

  • 愿生命从容

    文/纤云拂袖 一个真正有魅力的女人, 要有性的魅力与人格的魅力。 好的爱情与性和人格相关联, 好的婚姻和谐也是如此...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父亲”与自我人格间的关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awa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