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像读到了假的杨绛
——读《我们仨》有感
《我们仨》是我买书时用来凑钱数的,诚然我是杨先生的粉,又自诩她的师妹,可这种讲些生活琐碎的书,我是不喜欢读的。但买了总要看的,没想到翻开我就不愿意合上了。一开始读的时候,我觉得书名没起错,果然世界是你们仨的,别人进不去啊,可是又真真实实感觉到了难过,你看她,无论是在梦里还是现实,一个人,既抓不住爱人又抓不住女儿,"三里河的寓所,曾是我的家,因为有我们仨。我们仨失散了,家就没有了。"
《我们仨》,我重新认识了杨绛,别人眼中,她顺境中优雅,逆境中从容。但我发现她也和普通有些才气或是美貌的女孩子一样,有些娇气也有些骄傲。
1935年,当时的杨绛与我一般年纪,却有勇气到牛津求学。(曾拒绝美国韦斯利女子学院的奖学金,又因为结婚后要夫唱妇随,想借钱钟书的光,省些生活费。)细看她的内心活动,"清华派送出国的公费生中,有两人曾和我在东吴同学,我的学业至少不输他们,我是获得东吴金钥匙奖的。偏我没出息?"许多女孩子喜欢杨绛,因着她翻译过兰德的一句诗,亦被看做她人生的写照,"和谁我也不争,和谁争我也不屑。"如此看来她也并非全然不在乎与人比较,和大多数有才气或是美貌的女生一样,有自己的骄傲,不轻易服输。大概也就能理解,女孩子喜欢别人说她与众不同的原因了。
杨绛家的早饭是钱先生做的,红茶牛奶,面包果酱。晚餐有时是阿姨做的,有时是圆圆做的。杨先生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可你若说她不能吃苦,那也不是,她扫过厕所,又剃过阴阳头,可偏偏不能铲带着猫屎的煤末?仔细想来,她大概是享受夫疼女孝的日子,虽然这日子不太长久罢了。
钱钟书和钱瑷是杨绛一生的得意之作,绝不容许有半点的污蔑。钱钟书被批斗时,最生气莫过杨绛,每次她都据理力争,又写文章对当时的情况进行解释,生怕辱没钱的声名。钱瑷小时,稍微展现出一丝的机灵她总要夸上一番,又说其可造之材,当时可见一斑。其实这不过是生活中的点滴小确幸,和我们妈妈小时夸耀自己别无二致。她也和一般的妻子一样,自己的丈夫是最能干的,而自己的女儿是最乖巧的。
杨绛其实不过也是一个普通的妻子,母亲罢了,她收获幸福的秘诀却是不可多得的,道理简单可却又无人实践,她的才名不在钱之下,但却愿意让钱独唱主旋律,而她成了他最贤的妻。她愿意倾听小动物的声音,越是细小不起眼的东西,她越是觉得有趣,你可以说她幼稚,但她称这叫做格物致知或是观察世情。因为再细小的事也可以发现其中的乐趣。
其实幸福有多难呢?恰不过,"那两间房一朝南,一朝东,阳光很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