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119644/26bfc71b654711bc.jpg)
鲁迅说:什么是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小区里的绿植被小孩子无数次踏足,先是补移栽新的绿植代替他们踏折断的,但是移栽不久,还是会被孩子们去踏,去折断,又设置了栏杆,设置了座椅,没有荆棘,还是一样被孩子们踏成了小路。
这两天发现小区绿化工人又开始移栽补种孩子们踏断的绿植,又用竹竿把那些绿植圈了起来,使得孩子们进不去。原本没有路,被孩子们无数次踏足之后,就成了明晃晃的一条小路。
取而代之的是折断的绿植,磨平的草坪,在思考:为什么小区里这么多平坦的地方,孩子不去玩,非要踏入这些绿植里面。每个家庭的大人都教导自己的孩子不去践踏这些绿植,都去主动自觉维护自己居住的环境,就不会存在绿植被破坏的情况了。
人生仿佛是旷野,无尽可能、无数方向,但属于我们每个人的路,只能由我们自己去开辟、去探索。
其实鼓足勇气向前迈进的每一次尝试,哪怕失败,也都助我们向尚不清晰的彼岸,靠近了一些,再靠近一些。
纵是这一路上诸多泥泞与风浪,但只要仍怀抱热情与执着,披荆斩棘、乘风破浪,也终能在旷野之上踏出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在巨浪之中穿行而过,我们终将抵达。
我也一直在路上,只是独自走在阅读与记录的路上,更多的是喜悦在心间,所以谈不上什么坚持,有早起,阅读,运动,码字,哪有时间孤独或者不开心呢?
早起打卡图片上显示2023年已经是第100天了,一百天,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只要用心,每一天都是精彩无限。
迟到了二十分钟的听课,还是坚持来到听课的教室,只看到三个学生在讲台上,手里都拿着一本书,王钢老师说了游戏规则:看谁能坚持到最后,经过了一系列语言的“挑拨离间”之后,最终只有一个孩子经受各种“诱惑”胜出,被老师高高地举了起来。
课堂上全是随机,并没有事先备课或者磨课之类的。喜欢这样的课堂,轻松愉快中,学生能自由舒展。
读王婧老师的《美育行》,王老师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在路上。以艺术即生活,生活即艺术的美育观念构建学生艺术成长模式;以学生为主题的理念,探索九年义务教育美术课程的有效教学模式;以丈量美术馆的实践探索,拓展艺术教育。教育之路正长,逐步永在路上。
读齐崇老师的《我们的美好关乎世界的未来》,在安全教育警钟长鸣的当今,佩服齐老师把生活引入课堂:开展种植,美食制作,走进农家,研学旅行,义卖义捐,阅读写作,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有毅力,能坚持,有悲悯之心的人。
齐崇老师说:人生纵有限,功业总无涯,齐老师一直走在公益路上,让生活与世界链接,以文字养心,为个体赋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