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赫姆林斯基是英国著名教育家,帕夫雷什乡村中学的校长,早已过世。他记下了这样一则真事。校园的花房里开出了一朵硕大的玫瑰花,全校师生都非常惊讶,每天都有许多同学来看。这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里散步,看到幼儿园的一个四岁的女孩在花房里摘下了那朵玫瑰花,抓在手中,从容地往外走。”看完这一段,接着往后面写,如果你是这个校长,你会怎么做呢?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小女孩喜欢花去摘花,肯定是有原因的。如果突然大声喝止,去批评她这种行为不对,难道老师没有教你不能随便去摘花吗?如果你把花摘掉,其他人还看什么呀?这样的做法肯定会吓坏4岁的小女孩。我试着蹲下来,轻轻地问了一声这个小女孩为什么要摘花?
小女孩胆怯的望了我一眼,低头小声的说道:“老师,我知道摘花是不对的,可是奶奶生病住院了,我希望她看到学校这朵玫瑰花开心,病就会好起来!但是请老师放心,我给奶奶看了以后,我就会把玫瑰花送回来的!”
听完孩子的解释,我明白了,孩子并不是因为自己喜欢花而随意的去破坏,她只是希望她的家人赶快好起来,这是一个懂爱的孩子。我就在花房继续选了几朵开得好的玫瑰花,送给了小女孩并告诉她:“老师再送你几朵玫瑰花是因为你是一个懂爱的小女孩,还有你的长辈把你养育的这么好!”小女孩拿到玫瑰花非常的开心,不停的跟我说:“谢谢老师!并且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
望着小女孩小心呵护玫瑰花离开的背影,让我不仅思考我们的教育除了道德规则外,我们更应该让孩子具备多一份美好的人性,能像一个人那样活着,心中有一朵永不凋谢的玫瑰。
二十年后,这个小女孩已经长大成人,她回到了母校来看我,并且给我送了一束玫瑰花。感谢我的理解,在她幼小的心里种下爱的种子。现在她工作了,做了一名教师,她喜欢孩子,也在她教的孩子们心中种下爱的种子,工作之余去做志愿者,用自己的专业帮助更多的人实现他们的愿望。我们相谈甚欢,交流着在教学中遇到的开心的和不开心的事情,不知不觉时间就来到了下午六点。临近分别,我们互相拥抱,给彼此祝福!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当我影响了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又影响了一群孩子。这或许就是教育的真谛,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美好的人性就在彼此心中生根发芽,变成了永不凋谢的玫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