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9-01-25 记忆错觉 第五天打卡 摘录+感想

2019-01-25 记忆错觉 第五天打卡 摘录+感想

作者: LiHui_a6b6 | 来源:发表于2019-01-25 20:58 被阅读0次

第八章 社交媒体

【摘录】你根本无法同时处理多项任务。   P165

任务转换对我们的工作生产率、批判性思维、专注的能力都没有益处,而且会使我们更容易犯错误。任务转换的不良影响并不仅限于削弱我们完成手头工作的能力---它也会对我们记忆并回忆事物的能力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P166

【感想】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对于简单的事情,我们可以同时进行,比如我经常都是一边听音乐一边打扫卫生。但是如果我们同时进行两项或两项以上的工作时,我们以为我们自己可以更快速地完成多项任务,其实是给大脑极大程度的加重了负担,同时效率也不高。比如我们边开车边打电话,这样也是很危险的行为。

【摘录】需要用到照片的时候我们只选择最美的照片,这就使得我们落入了自我美化的圈套,在日常生活中很难辨认出自己真实的长相。    P182

【感想】我的朋友圈里每天都会有很多朋友发自拍照,这些照片可以明显的看出是精挑细选的,同时都是经过了美颜,跟我们的虚荣心关系非常大。


第九章 图奇把我的裤子脱掉了

【摘录】善于怀疑跟善于批评是不一样的,一个热衷人会积极地从一段论述中找出错误和瑕疵,而善于怀疑的人会同时为自己的假设找支持依据和反对依据。

【感想】如果一个人善于怀疑,他会寻找多方证据来支持自己的假设,而不是理所应当地认为自己的想法都是对的。


第十章 思维游戏

【摘录】通往记忆的道路很多(有关联的联结越多),当我们有需要时,回忆起某段记忆的速度就越快,可能性就越大。

【感想】之前上了一些记忆的课程,用的是联想记忆法,把1-100用某个词记下来,然后将要记的数字用联想的方法串成一个故事,这样就可以记出几十位没有规律的数字。


【梗概】

1.记忆在大脑中是如何存储的。首先,大脑当中的细胞叫做神经元;其次,神经元和神经元之间的缝隙叫突触;然后,长期记忆是神经元之间的联系突触很多,变强了,所以这时就记得更牢了。

2.我们在预估未来的自己做事情的时候,总觉得自己能够很快很好的完成。但实际上自己以前是又慢又懒,所以我们总是倾向于低估或者忽略,以前没有按时完成某一件事情的失败经历,过于乐观的去估计未来做某一件事情需要的实际时间。这是我们在感觉时间上,会犯的第一个错误。我们还会犯什么错?我们会记得完成一项独立的任务,需要多长时间,但是忘了任务的切换跟衔接是需要时间的。我们还会忘记什么呢?就是我们在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我们的精力会被耗尽,所以我们在开展下一项工作之前,需要去补充精力。简单来说,我们会记得完成某一项事情,所需要时间的某些要素,但是会忽略其他的要素,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预估错误。

3.形成记忆错觉的根本机制:模糊痕迹理论。理论假设记忆的过程包含两种痕迹:1.要义痕迹,是一段经历的意义,如我们每天听的音频,我们会记得这个音频大概是关于什么的; 2.字面痕迹, 是具体的文字细节 ,如我们会记得音频里说过的一些具体的词语和句子; 四个原理:原理1 平行处理和存储;原理2 单独回忆;原理3 潜在错误;原理4 生动性。


【评价】

最大的收获,读完这本书后,会有这样一种感觉,觉得自己的记忆非常脆弱、特别不准确、不准确到一个难以置信的地步。我们不仅会高估自己的前瞻性记忆,还会高估一个东西,就是高估自己对于记忆的评估能力。


【行动计划】

1.记忆是不可靠的,任何人的记忆都可能出现问题、出现错误,也可以被人为操纵。

2.平时有些事,本来你觉得没那么严重,但你跟别人一讨论,你看到别人那么痛苦,你也觉得很严重的原因。如果我们发现自己身边,有人经历了潜在的创伤性事件,我们只要让他们知道,不管他什么时候需要我们的支持和帮助,我们都会及时出现就可以了。如果他们自己觉得想要谈,就让他去说,不要强迫他们开口说他们不想说的事。

3.我们每个人对待每件事的方式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以后不要说这样的傻话,说你不敢提就是因为你不敢面对。

4.我们的感官是很容易被欺骗的,我们会被视觉欺骗,我们会被兴奋程度所影响,甚至我们因为感知时间的能力差,最终被误导。

5.我们在学习、改变的时候,在神经元之间去建立新的联系的时候,确实可能出错。但是相比于记忆犯的这点小错误来说,我们更看重的,是我们能够学习和改变的能力。所以我们能够容忍,记忆偶尔犯这样的小错误,能够容忍所谓的记忆错觉。

6.社交媒体对我们记忆的影响:可能会改变记忆,可能会歪曲记忆,还可能会污染我们的记忆。怎么去合理地利用社交媒体,可能是我们现代生活的一个很大的命题。

7.如果以后别人跟我们讲,他记得他作为一个婴儿时候的事情的话,我们可以告诉他:他有虚构症,并且把来源混淆了。

思维导图

相关文章

  • 2019-01-25 记忆错觉 第五天打卡 摘录+感想

    第八章 社交媒体 【摘录】你根本无法同时处理多项任务。 P165 任务转换对我们的工作生产率、批判性思维、专注的...

  • 第三天主题:第三天主题:记忆错觉是怎么产生的

    《记忆的错觉》摘录+感想阅读范围:第五章潜意识记忆、第六章不完美的警探 ①【摘录】:模糊痕迹理论认为记忆错觉之所以...

  • 《记忆错觉》摘录+感想3

    第3章 与蜂共舞 为什么大脑生理机能会使我们的记忆误入歧途? 1.可塑的大脑p49 2.形成记忆的关键p51 3....

  • 《记忆错觉》摘录+感想(前言)

    作者:茱莉亚.肖 【摘录-封面】 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我们为了讲述而在记忆中重现的日子。-...

  • 《记忆错觉》摘录+感想2

    第2章 被弄脏的记忆 为什么记忆的过程就是感知的过程? 1.魔术师的表演,是用科学知识愚弄观众的感官,揭露:眼见并...

  • 《记忆错觉》摘录+感想(第9、10章)

    茱莉亚.肖:《记忆错觉》摘录+感想(第9、10章) 第9章 图奇把我的裤子脱掉了 【摘录-怀疑论的必要性】 善于怀...

  • 2019-01-21

    记忆错觉 [英】茱莉亚•肖著 李辛译 第一章: 摘录: 记忆误差的产生也许是由于虚构症和来源混淆的共同作用。 感想...

  • 记忆错觉

    摘录1: 感想:记忆会自动产生联想,是记忆不准确。 摘录2: 感想:思维导图复合人类记忆东西的规律。 摘录3: 感...

  • 2019-01-21

    【茱莉亚.肖(英)——《记忆错觉》(1)】 摘录: *感想* 有研究说,儿童的性格形成期是3~7岁。有文学家说,童...

  • 《记忆错觉》摘录+感想(第5章)

    作者:茱莉亚.肖 第5章 潜意识记忆 为什么我们需要集中注意力才能形成记忆? 【摘录】 教授叠纸的故事: 整张纸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9-01-25 记忆错觉 第五天打卡 摘录+感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ayv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