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个朋友在群中表现出了她的焦虑:一是说和其他妈妈交流,觉得自己孩子差;二是她儿子所在小学的大队长都没考上私立初中。
对于以上,我想了一下,主要焦虑二点:一是她儿子所在学校的水位整体不高(大队长没考上私立);二是自己儿子在学校里的水位也不高。
很多妈妈都如此,包括我自己。关于学校水位的问题是首要问题,这就是为什么要择校。有些人买学区房,有些带孩子学习各种特长和竞赛,还有的拼命找关系……感觉进入一个好的学校,最起码所在的水位就差不到哪里。我和一个初中老师聊天,她说学校没那么重要,还是要找到适合孩子的学校,同时进了大门还有小门,那种一般学校的特色班更好,集学校很多好的师资于一个班。还有,拉开更大的范围看,全区、全市、全国,甚至全世界,这个水位又算什么呢。
再次,就是孩子在班级水位的问题。我们不想比较,但生活在比较的环境,班级各种考试和排名,无时无刻不冲击着家长。在中国人口众多、资源有限的环境下,这种相对有效的方式短时间根本无法改变,什么素质教育、什么减压减负,都是变相地从学校的减负演变为家庭的增负,外面的各种补习班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你不补人家都补,更在平均水位下面。不能和更多的人比,但在一个小群体中总不能太落后。
大环境如此,孩子也各有差异,纵使家长把最好的条件给到孩子,他也未必领情和配合。只有修心,调整自己的心态,远离那些打鸡血的虎爸虎妈,把孩子赶到一个应有的轨道上,踏上大的节奏,才不至于被社会淘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