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情怀的老师,他内心自有一片诗意繁茂的森林。带着诗情出发,外人看来的一切一切的风雨,都轻轻拂过,并最终幻化成人生最美丽的风景。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是10月24日上午给饶婷校长引领的株洲市“十四五”第一批初中语文学科基地骨干教师进行集中培训的茶陵一中刘翔校长心境的真实写照。刘校长用自己的语文教学经验淋漓尽致地诠释了一个语文教师最美的教育情怀。他用朴实的语言浅浅地诉说着最深情的教学故事,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展现着他对语文教学的“一往情深”,用情景体验的手段带着学生走进语文的诗意境地。两个半小时的讲座,我内心始终有热流涌动。
一、感动于刘老师的用心。
刘老师拥有语文老师特有的敏锐。这份敏锐首先在于心灵,他是一个有情怀的,有很好的语文感觉的老师,他能很好地捕捉到学习、生活、文化中的语文信息,并通过情境的灵活处理,转化成非常好的语文学习资源。他用自己的感悟向所有在座的老师传递一种信息:生活即课堂,生活即语文。语文的学习也许蕴藏在茶余饭后的一段视频里、一场学生的冲突里,一次节日的感想里,一个物件的凝神中。只要你用心,只要你带着一颗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寻找,生活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穷无尽的语文资源。
一点点的启发,一次次的唤醒,一日日的积淀。既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升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幸福感,又促成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
在案例与故事分享中,无一处不让人感受到他的教育情怀与对语文教学的用心。他用他的实际行动默默地证明了:在语文的土壤里,用心播散种子,才有可能促成教学之树枝繁叶茂。
二、感慨于刘老师的潜心。
听刘老师讲教学故事,听他用淡然的语气讲自己用几年的时间完成一个课题,又用几年的时间完成某个项目,还打算再研究某个专题,却因为在45岁的年头里想体验一段不一样的人生——由初中语文转为高中语文。于是放下项目,毅然决然投入高中语文教学。他用切切实实的行动证明了“用志不分,乃凝于神”的道理。这份对语文教学的执着已经令人无比感慨并佩服了,然尤其让我不敢望其项背的是,他到了高中以后,又能站在高中语文的新起点上,迅速调整好自己的方向,掌好自己航行的舵,投入高中语文教学的海洋。
初涉高中语文教学领域,他及时发现高中语文教学特别是写作教学中的“不尽人意”,马上展开攻势,寻找问题“症结”,分条缕析并归纳总结应对“良方”。执行力之强,效率之高不是潜心钻研,怎能做到?
感慨之余,不免也反思自己,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也有过和刘老师相同的感悟,或者说教学的灵感。只是,我们与他不同的是,我们没有马上去做,去实践。好逸恶劳的天性,加之家庭生活等因素,促使我们为自己寻找一个又一个借口,最后一点点想法、灵感就被冲淡了,冲散了,最终消失不见。究其原因,就是缺少刘老师对待语文教学的这份潜心与热情。没有让自己真正地沉入语文教学的麦田,心无旁骛地守着这方净土静待花开。
三,感佩于刘老师的恒心。
一页页幻灯片闪过,一本本刊物翻过,最终都沉淀在那一个个感人的故事里。有人问:“你创办那些刊物,难吗?”面对别人的不可置信,刘老师坦诚地说:“不难,也难!”
刘老师觉得有心地收集好学生的作品并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处理好文字,也就是加几个“奋战凌晨十二点”外加“几个周末”的事,这个好说,落点在自己,自己愿意,乐意,这也就不能称之为问题了。难就难在办刊的经费,一本刊物印刷出来几十块,相对小县城的学生来说,多少有点“昂贵”,可遇到“拦路虎”就不做了?这可不是他的一贯风格,于是,一家家找,一家家问,终于,踏破铁鞋无觅处,在寻找了多家印刷店后,他终于谈妥了价格,成功赶走了“拦路虎”。
其实,他不说我们也能感受到他的不容易,那么多的刊物,撇开经费不说,就编辑整理起来都是一件巨大的工程,更何况应该还有些别的困难吧!一本本浸润了汗水与智慧的书堆叠起来,汇聚成的就是毅力,诠释出的就是恒心!
有人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语文教学之路上,没有捷径,只有一点点的,一步步的接触与唤醒,方能促成语文教学的涓涓细流最终汇入生活与人生的海洋,收获成功与快乐!带着诗情出发,所遇皆美好,愿每一个语文人,都能诗意地栖居在语文这片丰饶的土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