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头条问答里,看到很多问题,大都是:“人到中年,为了工作,没有尊严,值得吗”、“穷人为什么不敢创业?他们缺的是到底是什么?”“你说一说心里话,你来头条做什么?”......
看着这些问题,我总是会犹豫很久,问问题是个好习惯,可是他们的问题都是对别人的人生充满着了好奇。所以我的答案很少直接去告诉他们我的答案都是什么,我都是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他们透过问题,去反思自己,去想想自己提这样的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换位思考的话,那他又会如何去做一个选择和判断......我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他们可以把关注点放到自己的身上。
前段时间看了大鹏拍的电影《保你平安》,有人把这部电影用一句话来总结“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整个故事就是不停在击破一个又一个的谣言中发展的。看似好笑,但是却又令人深思。别人的故事在一个又一个人的嘴里,演变成一个又一个不同的版本,每个人每句话可能都会成为辟谣的线索。关于魏平安这个人物在网上有不同的评价,有人会评价这个人物是个伸张正义的好人,有人会因为他的外貌和处事风格而否定他......但电影已经结束了,他人的评论是否还在影响着你对角色有自己的判断呢?
就像这部电影拍完,网上就出现了这样一条文章《中国电影奇景!网暴先锋大鹏,却拍了一部聚焦网暴的《保你平安》》,文章中提到大鹏及他的团队爆料大张伟吸食XX品,还拒不道歉一事。当这样的评论出现的时候,你又会如何评价大鹏以及他这部分电影呢?
很多时间我们是别人故事的观望者,但是我们只能看到事情的一部分,这一部分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坏的,可能是当事人故意展现的,也可能是故意隐藏无意中发现的。很多时候我们看不到事情全部的事实。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一件事物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判定标准。就像我们吃一个橘子,能吃酸的人就会说:“不算,还挺甜的”,但是可能把同一个橘子拿给另一个不太能吃酸的人吃,也许就会说:“这么酸呢”。你说你要怎么判断这个橘子到底是甜的,还是酸的?那就是摘一半自己吃啊,用你的经验和习惯给出一个答案。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成长历程和经历。就像近期李玟的去世,很多评论会以此为题写了很多热门文章,有的人会从回忆的角度讲李玟的一生;有人会以抑郁证为题,看到李玟不为人知的一面;有人会写李玟的原生家庭对她的成长影响......角度很多但都不能写全李玟的人生,写不清李玟死亡的具体原因。
前段时间我受邀成为今日头条的内容品鉴官,刚开始的时候很兴奋,每天都能过审很多的稿子,但是慢慢的,我发现我自己越来越谨慎,因为我无法保证作者的笔下,内容的真实性。我不想因为自己的无知而影响到其他人,于是就放慢了评审时的速度,更加细致的去看文章,提升我自己的审阅能力来保证文章的质量。
很多人都想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不光因为“好奇害死猫”,还容易被很多因素影响,我们很容易把关注点放在别人的身上,进入别人的角色,对别人的人生品头论足,但是这样做后我们往往收获了什么?我们把自己的人生活成了别人的样子,感觉不到一丝的开心。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人生,你无法经历别人全部人生,那你又如何把别人的人生照抄照搬的放在自己的身上呢!
如果想过上自己想过的人生,那就先从回归本我开始吧。首先要尊重他们的人生,用更包容的态度对待他人,尊重他们的差异和个人的成长过程,不要让自己过多的插手别人的人生;其次要避免主观偏见,批评他人之前,我们应该思考自己的立场是否公正,或是想想你批评别人的点,是不是也是你的人生卡点;再者,要想达成自己的目标,从他人的故事或者答案中自我反省,寻求多远的视野和观点,从中汲取汲取智慧和经验,拓展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观察角度。
每个人都有要靠自己迈过去的卡。当你不明白他们的选择的时,问问自己是什么让我会对他的选择有那么多的好奇?在他的选择中,我能接受什么,不能接受什么,如果我是他的话,我可以怎么做才会更好?我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我做点什么可以达成我的人生目标?......看着他们的故事,问与自己相关的问题,结合他人的答案,得到属于自己答案,我相信在一问一答中,你会找到属于你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