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问这个问题时,究竟在问什么?
总感觉提出这种模糊的问题人,或者是包藏祸心,或者是思维不是很清晰。
类似问题,你会选择收入丰厚的工作还是喜欢但收入不高工作?
每个人应当根据自己的生活情景去决定,你是要怎么做
最简单解决累这类题目的办法是
切入真实的生活情景;
大一那年我在刷QQ空间时看到了一条水滴筹,点进去后发现竟然是我高中同学的父亲患癌症,而他的父亲还是整个家庭的最大经济来源,她还有一个上小学的弟弟,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突然背负了20万医疗费。。。
如果是你遭遇了这样的情景,你要怎么选?
你几乎没得选,摆在你面前的似乎只有放弃学业去工作!
她当时也是这么选的,一个高中时很努力学习的小女孩,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学,连第一年都没读完就被迫开始退学养家。
如果你面临很现实很残酷的生存压力,你哪里有第二个选项?
如果没有面临很残酷的生存压力,你要怎么选?
我认为这才是应该问的
无论是上学也好,上班也好,还是问题没提到的做生意,创业,玩游戏,ppp。
我们做这些事情一定是有某种原因的
一部分是为了钱,一部分是为了荣誉感,一部分是为了社交,一部分是为了自我成就感,一部分是为了帮助别人,一部分是为了爽,还有一部分是因为内心的退缩。
我特别强调了内心的退缩,因为这个问题的提问让我不禁想起,有这么一部分学生因为不了解上班、或者不想承担上班的压力所以才问“上班好,还是上学好”;也有这么一部分人因为不喜欢上学,也不喜欢上班所以问了这个问题。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就不多解释了,只说一条:所有的层次不是单独出现的,只是在不同阶段出现的比例不同。
![](https://img.haomeiwen.com/i5794858/c42c845628ac2941.jpg)
小孩子才喜欢总是谈论好坏,成年人应当仔细分析得失!
给你一个解决这个狗血问题的方法,你只要把里面的角色和情景更换就可以得出结果
背景设置在中国不是特别贫困,社会稳定的地区。
1.人物身份;2.人物生活水平;3.是否面临生存压力;4.人物价值观;5.能产生关键影响力的人物的价值观;6.需求
1.对于一个没有生存压力的学生,父母和你自己都认为上学很重要,你该怎样选择? 你分明只有一条选择!
2.对于一个没有生存压力的学生,父母认为你应该继续上学,你自己不愿意,你该怎样选择? 这是一道你和父母谁更倔,谁的影响力更强的对抗题,总有一方会妥协。
3.对于有生存压力的学生,父母和你自己都认为上学很重要,你该怎样选择? 这是一道数学题,如果你在上学期间通过勤工俭学、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等带来的收入能解决支出压力,你才能有机会选择上学,不然你没得选。
4.对于有生存压力的学生,父母和你自己都认为上学不重要,你该怎样选择? 似乎只有唯一答案
。。。。。。
就不一一列举了,带入具体情境的时候尽量控制变量,这样就只需做加减法,看哪一方的影响力更强。最难解决的还是变量太多的时候,或者有普通人无法克服的社会因素时。
平均来看:
平均来看博士生的工资水平确实是高于硕士生;硕士的工资水平确实是高于本科生;本科生的工资水平确实是高于专科生;专科生的工资水平确实是高于高中及以下学历;一个行业里职务高的员工的工资水平确实高于职务低的员工。再次强调,这是平均水平,这个数字同样适用于各类职业认证,专业能力。
我不是学历决定论,但是公司招聘时,如果你说你强,请用一分钟展示给我看,后面还有一堆人排队等着呢。
最后是我的一些想法,若你因为生活压力未能有机会好好上学,若你高考成功后就撕掉了过去的书,若你遇到一个总是在打击学生的坏老师而失去热情,请不要为因此放弃学习。
如果你已经上班了还有个考研的梦,如果你已经工作10年收入丰厚但总是后悔当年辍学,请记住,如果你不去做这些遗憾的感觉会一直围绕你影响你的生活,成为你的遗憾,如果你去努力一次,可能会发现也没什么难的。如果你总是感慨自己阅读量不足请每天多5分钟时间去阅读。
![](https://img.haomeiwen.com/i5794858/f35846c2079bf10d.jpg)
看完三件事: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挺有启发,我想邀请你帮我三个忙:
点赞, 让更多的人也能看到这篇内容(收藏不点赞,都是耍流氓 -_-)
关注我和专栏, 让我们成为长期关系
关注公众号「唯学日益」, 第一时间阅读专栏最新课程
谢谢你的支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