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润万物
看完李玫瑾的《心理抚养》这本书,让我对作者及作者的母亲肃然起敬。李玫瑾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心理学教授,是著名的犯罪心理学家,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本书的扉页是李玫瑾母亲中年时的黑白照,照片下面“我的母亲”四个字特别醒目,接着一行字犹让我感动:谨以此书表达我对母亲的思念和感恩!
李玫瑾的代表作有《谁在犯罪》,近几年她出版了许多关于教育孩子方面的书,我儿媳妇挑了几本买回家来。我特别欣赏她的直率和犀利的语言风格。
书中很多案例说明了小孩在零到六岁这个阶段教育的 重要性,特别是性格培养方面犹为重要。
家庭是人生的起点,是人的心理和性格形成的温床。
从很多犯罪的人看来,这个心理的养成跟早年的家庭的养育有密切的关系。父母在这里起到非常非常重要的作用,没有时间思维的人容易迷失人生。
人这一辈子就算是能活到100岁,也是一晃而过的事。
我们可以把一百岁分成五个20岁,第一个零到20岁是学习成长的阶段,读书学习养成好的性格和品德。20到40岁,是工作家庭的初建阶段,成家立业的初始时期,要学要做的最多。40到60岁,要完成家庭、工作、财富的积累,不惑之年后是事业的高峰期,不安现状的人刚努力一阵子就要准备退休了,人生就是这样的速不及防。
第四个阶段60到80岁,这是人生最关键的时刻,应该是好好的规划。退休以后是人生的第二春,本来可以用来逍遥挥洒的。但人总是有许多的牵绊:父母尚在不能远游,第三代需要照顾不能自由,有的甚至健康受损行动不便。但总是有一些优秀的人,在这段“夕阳无限好”时间里克服种种困难,干出一番能影响几代人的惊人业绩,这些优秀的人物确实是我们敬仰和佩服的人。
最后的二十年可谓弥足珍贵。从80到100岁,到底多少人能否拥有无人知晓,但是希望我们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让自己在人世间走很更久更远一些。
人生一世赤身裸体来,两手空空的走,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得到了什么,占有了多少房子,而是经历多少站点,走了多远,并留下了一些什么。
性格决定命运,三到六岁,就应该开始对孩子说“不”的时候,像我们现在的这种家庭,对小孩子真的是宠爱有加,关爱过分。约束之爱才是对孩子真正的爱,要有勇气让孩子痛哭一次爱。当然,这种事要有恩于这个孩子的父母来做这件事,三岁之后才能立“威”于他。用心说不,不严自威,让孩子在单独面对时说“不”。
一对一的管教时要做到四个“不”。
第一,不动手打人。
第二,不能骂他。
第三,不能在哭闹时讲道理。
第四,不要走开,让他看到你严肃认真的表情。
真正做到无严自威,你可以坐在他的对面或者旁边看着他,让他哭的痛快,等他哭完了,再抱抱他,让他好好的休息一会或睡一觉,等他的情绪稳定了以后才能再教育。
人性始于情感,不是靠智力取胜。
一个人情感越丰富,人生就越丰满。性格是人来到这个世界后,在早期与身边人的互动中,经过不断重复,逐渐形成一种稳定的社会行为的方式。良好的性格会让人拥有好运。好的性格,心里有别人,这样不仅可以弥补相貌外形的不足,还可以弥补能力的不足。
那些能在事业上成功并走的很远的人,那些能被人敬佩和铭记的人,一定是有人类最基本的情感,有同情心,有责任感,有自制能力,肯付出,能够宽容不同性格,能够与人合作分享的人。
我在看书时不时的想起我已故多年的爷爷奶奶,我的外婆与母亲。他们都是助人为乐的人,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源于先天的力量)。祖上积德,福泽子孙。
通过读了《心理抚养》,我再次发现家里没有请育儿嫂是一件幸事,也绝对是一个智慧的决策。我们改请三小时的钟点工,让阿姨帮忙打扫卫生和烧菜煮饭。我们长辈可以用更多的时间亲近孩子,与孩子们有深度的接触与交流,让爱融入下一代的血脉!让孩子们的早期心理和性格形成阶段,有源源不断的爱的注入,这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