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看高考

我看高考

作者: 细雪飘 | 来源:发表于2017-06-20 07:12 被阅读22次
我看高考

子女能考上大学是父辈唯一的心愿。我的父亲是江苏人,而我是生在西北的江苏人,当年父亲支边到西北,然后有了我们兄妹三人。从我懂事时起,父亲就对我说,你长大了一定要考大学,将来我们要回家。儿时的我一直不能理解,有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呀,为什么一定要回江苏?长大了才知道,尽管父亲在西北呆了30几年,但他的爸爸妈妈在江苏,他就好像飞出去的风筝,线永远牵在家乡手中,对故乡的魂牵梦绕,和对那方水土那方人的怀念,让父亲把高考作为实现他回家梦想的唯一方式。父亲是个知识分子,一路都是靠自己的奋斗打拼,他既不会做生意也没有田地,在他看来,让我们成为人上人的唯一途径,就是考上大学成为文化人。高考是选才制度,是区分未来工作脑力和体力劳动者的制度,考上大学从事那些看起来有地位、呆在写字楼里的白领工作更有可能,而社会在选择人才时,拥有大学文凭也是基本门槛,无疑大学毕业是成为文化人的最起码配置。再看从1300年的科举制度时代起,考上大学就是件光宗耀祖的事情,且不说中了进士金榜题名,披红挂彩,敲鼓鸣金、骑马游街、前呼后拥好不威风,中了举人也能让范进发疯,父母怎么能不让孩子上大学呢?

考大学是孩子求学时期的唯一目标。我们脑子里不乏这样的画面,多少孩子在高考结束后将书本撕成碎片。仅仅是宣泄吗?不,十年寒窗,孩子们在学习这条路上走的太辛苦。比如在江苏,仅有52%的孩子才能上高中,10%的孩子能上一本,也就是说一个50个孩子的班级,将来仅5人能上重点。这种录取率无疑不是大多数孩子能够得着、上得了的,也将大学切切实实变成了象牙塔这种稀缺资源。公平性是高考的生命线,作为普通老百姓的孩子,没有更多的选择,只有一条路上大学。孩子承载着整个家庭的希望,显然,考上大学已经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情了。很少有像中国的高考日,全社会都在自觉让步,乘公交出租免费的、自觉维护道路秩序、汽车开过学校不按喇叭的,有一个新闻居然说父母觉得孩子学校旁边的鸟叫太吵,要把鸟窝给端了,更不用提还有很多辞了工作专心陪读的家长,如此大的压力之下,作为孩子,只能将所有的目光聚焦在考上大学这唯一的一件事上。

我在今天再回头看高考时,高考制度错了吗?没错,中国是个人口大国,不通过这个制度如何公平公正的选拔人才?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即使上不了大学也并不代表着人生就是一片黑暗,但作为平凡的父母,唯一能做的就是用成人的方式思考问题,因为考上大学能让孩子将来立业的概率大些,所以我依旧会让孩子走考大学这条路。但我希望我的孩子长大后,无论考上也好,考不上也罢,最起码,他知道,他喜欢做什么。

相关文章

  • 我看高考

    去年的我对高考充满了期待与向往,现在的我除了失去了参加高考的权利,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恐惧吧。未来的我又在哪儿,又该何...

  • 我看高考

    转眼之间,高考在中国已经延续了44年。从改革开放的钟声敲响的前夕到现在,参加第一届高考的莘莘学子,早已到达退休年龄...

  • 我看高考

    子女能考上大学是父辈唯一的心愿。我的父亲是江苏人,而我是生在西北的江苏人,当年父亲支边到西北,然后有了我们兄妹三人...

  • 我看高考

    辛苦遭逢十二载,多少辛酸泪沾巾。 春来巧为日月计,秋去感叹光阴紧。 童稚不知勤学早,青春莫逆父母恩。 今日考场展风...

  • 我看高考

    我看高考 2017. 6.7 高考于我们究竟是怎样的一段经历呢?今天是17年高考,去年...

  • 我看高考

    我参加高考,是四年前的事情了。 说起来不远,但现在想起来似乎已经过去了很久,久到我的脑海中只剩下一些支离破碎的片段...

  • 我看高考

    还记得我高考那年,考前那一晚下了阵雨,雨过天晴,天边居然出现了彩虹,校园里的荷花也刚刚开了,一切都是那么美好(然而...

  • 我看高考

    01 初中毕业的时候我还不满14岁,有人劝我说:哇,你这么年轻,再去读一个中专,那么你17岁就可以上班挣钱了。我坚...

  • 我看高考

    时隔12年,再次看到今天的高考作文题目,心理突然有了对这次高考题目的理解,所以就来挑战一下今年的高考作文。 双奥...

  • 我看高考

    每年的高考放榜日,我都会和孩子一起看有关高考的新闻。 现在的孩子太不容易了。回想当年我读高中的时候,农村的孩子,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看高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bfo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