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女孩到了幼儿园开始,就变得喜欢打扮,爱听别人赞美她像“小公主”,喜欢长辈夸她各种漂亮。
拿妈妈的口红涂嘴唇,学妈妈的样子往脸上擦香香的粉,还要把薄如轻纱的围巾扯来披在身上当小仙女。
图/摄图
当小女孩把自己打扮得美美的,踮起脚凑到你跟前,眨巴着大眼睛问你,
“妈妈,我漂亮吗?”
你该如何回答这个天真无邪的孩子?
1
“孩子,你的容貌是爸爸妈妈给的,皮囊的美丽并不能成为你引以为傲的资本。”
容貌只是来自父母基因的遗传,你对于美丽本身并没有付出任何努力。所以,不要因为虚荣而承接下那些突如其来的赞美。
但我们可以学习服饰礼仪,培养自己对于着装、搭配的审美。这不仅是为了自己能有大方得体的装扮,在公众场合更是表达了对他人的尊重。
很多波兰人喜欢带孩子去剧院观看演出。他们每个人都会穿戴得体,干净整洁:男孩穿上西装,彬彬有礼;女孩穿上小礼服,优雅美丽。
在西方的教育里,家长特别注重对孩子的服饰礼仪教育。不管孩子本身的容貌如何,干净得体的服饰就能让人对他的印象打上高分。
孩子追求服饰与外表的美丽,是自发的天性,也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但是,我们要让孩子的这种对美的追求变得完整而不虚浮。
2
“孩子,外在美只是人类的表象,由内而外的气质才能散发出真正的美。”
有的人明明没有傲人的容颜,但与之交谈时,却能被他由内而外的气质所折服:可能是举止得体、言谈自信,也可能是思想独立、决策果断。
那些令人折服而充满魅力的人,他们身上总有一种气质让你为他倾倒,而这种气质需要日积月累的积淀,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当然,现阶段呈现出来最直接也可能最有效的培养气质的方法,大概就是——送孩子去学习舞蹈、乐器等艺术,让孩子在长期的艺术熏陶后增加点气质。
然而,有些家长的做法太过急功近利,目的性太强,孩子在“只为拥有一项特长”或者“考完十级就ok”的指标下,很难真正领会艺术的精髓。
当孩子在枯燥的练习中失去了对艺术的感知能力,他只会把艺术气质推得越来越远。
3
“孩子,没有文化的支撑,充其量,你拥有的只是一具美丽的皮囊。”
拥有学识和教养,才是一个人的大美所在,而这两种都需要一点一滴长期积累而来。
我们从小进入学校学习,在老师的教导下吸取各学科文化知识;同时,我们在父母的教育下,懂得做人的基本准则,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
图/摄图
学识与教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
那外表是不是就完全不重要了呢?并不。
没有人有义务去透过你邋遢不堪的外表去发现你优秀的内在,我们常说的“第一印象”,就是这个道理。
这个世上漂亮的人很多,即使是相貌平平的人,稍微拾掇一下也会变得出彩。然而,真正能让一个人脱颖而出的,绝不是吸引人的外表,而是他所拥有的学识与教养。
图/摄图
我们总是夸赞孩子“漂亮”,却不知孩子会错把美貌当成自己的本钱,从此以貌取人,自恃高人一等。
停止那些无意义的赞美,并请孩子牢记:
你可以穿公主裙,但你绝不可以只有公主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