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公众号,叫做别人家的公众号。流畅耐读的内容,动不动上万的阅读量,满眼的干货,没看完就想转发......再看看自己家的,每周都在挤内容,到处搜索东拼西凑,出来的东西四不像......
起了个大早,静下来,分析李叫兽的文章,看他是怎么运营公众号的~
第一部分:
1. 提出问题:市面上充斥着惨不忍睹的内容。
2. 带入:用领导讲给下属常用的话,来拉共鸣。
3. 让观众提问:一步步引导,站在观众的角度,从内心发问。“这是为什么呢?”
4. 切入主题:凡事都是有方法的,只要你遵循如下三个法则。让读者了解,作者要开始展开来解释了。
第二部分:
展开解释三个法则。
1. 创造缺口(想要卖米饭,先让人饥饿)- 用直观的比喻解释第一法则。
举例子,行不通的方法是...这些方法的特点是:“在读者产生了对答案的渴望之前,就给出了答案。”
举例子,行得通的方法是...这个方法的特点是:“要想卖笔,就要先创造对方对笔的渴望。”
引出制造缺口的具体办法1234
2. 顺应读者的疑问(下一句读者期待的内容是什么) - 这里作者的序号搞错了,可能前面的小段序列用abcd会好。
案例分析,列举心理学实例。引出这段的要点:“读者看完这句话,内心产生的疑问是什么?期待下面出现的内容是什么?我将要写的下面那句话是否能解答这个疑问呢?”
3. 制造启发感(给寻常的东西带来不同的解释)这段明显实例减少很多,大概作者写到这里有点累了吧。并不太影响整篇的干货:教大家如何写出流畅耐读的文章。
第一部分:
描述现状,例子有趣、刺激。再用实例引出结论:“与其花费巨额资金诱导他们分享,还不如直接创造他们会分享的内容。”(作者写错字了,看来长文章有必要找人校对)
五大动机出来了:
1,寻找谈资——你的信息能给别人提供谈资吗?
2,表达想法——你的信息帮他们说出了内心想说的那句话了吗?
3,帮助别人——你的信息能够让他们帮助自己的朋友吗?
4,塑造形象——你的信息能否代表他们的形象?
5,社会比较——你的信息是否让他们看起来更有地位?
与其给用户“人民币”诱导分享,不如直接给他们这5种“社交币”!
第二部分:
分别详述这五大动机,提供可操作的具体方法。
先看看不说人话的文案是什么样的
什么是说人话?我们要怎么做?
“我们需要做的是想办法提高文案的“内容价值”,让文案变得“有内容”,能够像一个有趣的人一样通过聊天引发好奇、表达态度、提供信息……”
分析案例:8个技巧,讲清楚怎么让文案说人话。
第一部分:
从实例开始,作者看到了撕逼背后的东西。开始分析。(看到这里就想转发,因为撕逼是人人都看到的现象,但是背后的原因大多数人却说不出个所以然。作者给提炼出来了。)“消费者大脑被激活的区域和他被呈现祖国及宗教形象时的区域是一样的”。
第二部分:
接下来解决 Why 和 How!不确定感和六大信仰体系支柱。(跟着作者走,有了这六大支柱,你也可以建立宗教一样的粉丝信仰)
第三部分:
逐个剖析,类比。
(强烈建议作者置放打赏二维码在文末)
分析10篇的作业,算是部分完成。(没时间了,两小时必须弄完!哭着喊着快结束!)
李叫兽的公号 就是一本 帮助企业营销人员的 实操手册
1. 持续长文章 持续干货(运营一年多的公号,最少每周一篇。)
2. 持续帮助别人,解决需求(大量的实例,实操手册。)
3. 持续线下活动、课程(李叫兽研究会。)
那些排版啊选图啊行间距啊字体啊啥的,就不夸了,反正就是一个字:好!
之前听到过一句话:当你解决10个人的需求,你就是个非常优秀的员工了;解决100个人的需求,是个优秀的老板;能解决1000个人的需求,能出来创业了。
帮助别人,专注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持续地深度地去帮助别人!
这就是我在李叫兽公号里学到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