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个人,一段历史,一座丰碑——西寺庄乡94岁老党员党课纪实

一个人,一段历史,一座丰碑——西寺庄乡94岁老党员党课纪实

作者: 西寺庄乡 | 来源:发表于2021-05-01 07:29 被阅读0次

院落里的阵阵掌声
把我从思绪纷飞中拽回了现实
是的 红色讲堂结束了
在欢声笑语中 泪光闪闪中 掌声如潮中
缓缓地 落下了帷幕
望着耄耋老人挺拔的背影
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这就是历史的力量
……
西寺庄乡 东万安村老党员
他用简单朴实的语言
讲述着亲身经历过的
党的困难辉煌史
激励着我们一如既往地坚定信念
不怕困苦敢于斗争 激流而上勇往无前
……

      4月30日下午,阳光和煦,西寺庄乡领导、干部一行人在东万安村郝书记的带领下,走向期待已久的红色课堂——一名94岁的老党员家中。

      大家围坐在老党员的身旁,庭院里挤满了“听众”,就连庭院里的木桌,在勋章、党徽下映衬下,显得格外郑重。

      “我叫郝连山,今年94周岁,入党时我20岁,当时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要不惜一切推翻三座大山……”这位老党员名叫郝连山,西寺庄乡东万安村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等两大战中大大小小战役30余次,荣获纪念奖章、勋章11次。
      “1947年战事紧急,6月我跟着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9月我火线入党,那时候哪有什么会议室、党旗,在战场上我就光荣的加入中国共产党了……”郝连山老人慢慢地回忆到,这平静的语言下,是一颗不平静的心,我们仿佛看到了,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一群群共产党人凭借着这样坚定的理想信念,克服千难万险,冲锋在前,冲出绝境,赢得了胜利……

      郝连山老党员已过耄耋之年,说话缓慢却吐字清晰,身负弹伤却坐姿笔直。

      在老人的带领下,我们重新认识了那段历史,随他走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高山浦战役、成都战役……“解放战争我们势如破竹,解放了一个又一个地方,和大家分享一个你们不知道的事,当时排长身上背的可不是枪,你们猜是什么?是盐巴,那时候没饭吃,盐更是珍贵,我们纪律是非常严格的,坚决不拿群众任何东西。实在没有饭可吃的时候,我们就向群众打白条借粮食,战争结束后可以凭借欠条领取粮食……”老党员回忆起来忍俊不禁,在座的我们却悄悄红了眼眶。那段历史是究竟有多么艰难困苦,能让排长背着盐巴上战场?共产党人的纪律“苛刻”到何种地步,能让共产党人前仆后继、舍己为人。这是纪律吗?不,我们感受到这是共产党人的初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老党员用轻松欢快的语言讲述着不那么“轻松”的曾经,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位。1950年10月,抗美援朝,中国人民志愿军背负祖国人民的希望,以雄心昂扬的姿态跨过鸭绿江,远赴朝鲜。我们看到志愿军在冰天雪地中与装备精良的“联合国军”激烈战斗,我们看到志愿军因长期埋伏在雪里而化作一座座永久的丰碑,看到每一场战役,冲锋在前的战士用自己的肉体当做盾牌为志愿军开辟出一条生命之道、胜利之路……那枪林弹雨的曾经啊,那艰苦卓绝的曾经啊,一遍遍提醒着我们战争的残酷和惨烈,提醒着我们当下的和平与幸福是多么来之不易!

      “大爷,那时候您遇到过很多困难吧,您能和我们分享一下吗?”我们迫不及待与老党员互动起来。“我已经记不得有什么困难了,我们每天走个百十里地也不觉得苦,自己会打草鞋,能做衣服,受伤更是正常的事,我脚上有伤,左眼里的弹片儿至今没取出来,但我也没觉得苦,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喊疼……”

      红色课堂结束了。我们在座的每个人都久久难以平息。我们真切的感受到,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老党员带领我们重走党的奋斗历程,鼓舞斗志,筑牢信仰,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敢于斗争,敢于奉献,不怕困苦,勇往无前……

      西寺庄乡这堂红色课堂,生动地诠释了“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我们坚信,永远比别人多想一点,永远比别人早做一点,多做一点,寺庄的未来,会更加美好!

郝连山老党员 朝鲜写给郝连山老党员的感激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个人,一段历史,一座丰碑——西寺庄乡94岁老党员党课纪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bhar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