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此生未完成

此生未完成

作者: 普起是条小鱼 | 来源:发表于2017-05-30 19:37 被阅读0次

于娟32岁时不幸离开了这个世界,而我在32时读完了她最后留下的文字。

有些感慨在心头,却不知如何表达。

正如《此生未完成》这本书的小标题一样“我们要用多大的代价,才能认清活着的意义?”这是一个永恒的问题,也许于娟已经能够肯定的回答它,是死神帮了她一把,让她了悟了人生的意义。但是对于我们这些仍旧卷溺在人生洪流中的人来说,这个答案却难以确定。

对于一个解脱之人,“名利情”似乎可以放下了,但是对我们这些“死期”遥遥之人,哪个不是奔着名利情去活的呢?每一天,我们抑或卯足了劲对抗生活的艰难,或是让自己甘于平凡,对自己几乎无限宽忍又或是在纠结和拉扯中慢慢蹉跎。于是,我们的注意总是向外的,一个目标,一个寄托或是一种安慰,始终沉浸在自我的构想中。于是我们的情绪总是拉扯的,我们幻想追求,却又害怕恐惧;我们甘于平凡,却又不甘平凡。我们在理性中感性,又在感性中理性。这使得我们难以体会和珍惜身边细微或真实的快乐,幸福。到头来,发现追求得只不过是一场空,却又留下那么多的叹惜和悔恨,在无奈而凄凉中落幕。

有时,感到自己的矛盾和可悲,同时也就感到了整个人类的可悲。我们人类号称是地球上食物链顶端的生物,然而我们同样根本控制不了自己的生活和生命。我们的生命的给予不能掌控,我们生命的失去也不能掌控。我们的快乐不能自己掌控,我们的价值观甚至也不能自己掌控,于是我们的生活本质上也是不能掌控的。我们的终极目标是希望能够快乐和满足,但是我们人类却肯定是地球上最不快乐的生物,因为比我们“低级”的动物,不会活在自己构建的痛苦中,它们不会像我们这样拥有这么强烈的自我意识,它们满足了就会开心,但不会那么担忧未来和过去,如同我们采集的先祖们,那样的快乐。我们的文化和科技的目标都是号称追求真,善,美;而现实却并没有带来更多,因为我们始终不快乐,甚至我们都不如先辈们,因为他们至少不会受到像今天这么多的欲望的膨胀和诱惑。当人类开始发现,对自由,科学,道德等这些崇高理想孜孜不倦的追求,这些属于人类的荣光开始褪下它华美的外衣,显示出它负面,甚至可怖的一面时,有些人也许会再一次追问:到底什么才是活着的意义?

相关文章

  • 此生未完成,空余点滴憾 ——《此生未完成——一个母亲、妻子、女

    此生未完成,空余点滴憾 ...

  • 此生未完成

    如题,此生未完成,并不是想表达什么悲观的情绪,而是想把自己对这本书的感悟与大家共享。之所以取名:此生未完成...

  • 此生未完成

    今天推荐的这本书名和题目一样,叫做《此生未完成》。 作者是复旦大学青年教师于娟。遗憾的是她在30岁的时候患了乳腺癌...

  • 此生未完成

    《此生未完成》一书,是于娟生前在博客上留下的文字组成,是于娟的生命绝境与文采泉涌点滴碰撞,而塑造出的一部意义...

  • 此生未完成

    于娟,得知此人已是她过世后第七个年头。 断断续续一个星期读完了她的文章。并没有多么华丽的词藻,亦没有病痛的感同身受...

  • 此生,未完成

    图片:董言文/羽蒙 布满血丝的双眼没有了 灵动在紧闭之后…… 灵魂的瞳孔漆黑中 聆听夜的寂静 还有……不夜的...

  • 《此生未完成》

    非常喜欢这本书,偶尔会想一想,如果我是她,面对无情的癌症,该如何。 如果我是她,一定不能向像她那样坚强、像她那...

  • 此生未完成

    今天初读于娟的遗作《此生未完成》,仅读了开篇的几个章节,于娟所讲述的故事和感悟就启发我对自己、对亲人、对工作有了新...

  • 《此生未完成》

    书名:《此生未完成》 作者:于娟 内容简介:一位母亲、女儿和妻子的生命日记。 2009年12月于娟确诊患乳腺癌后,...

  • 此生 未完成

    看到这本书的名字,不得不想起16年做的一个担惊受怕了十多天的梦,梦境现在仍然历历在目。 在梦中,自己不知道为何死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此生未完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bir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