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锁
表锁的优势:开销小;加锁快;无死锁
表锁的劣势:锁粒度大,发生锁冲突的概率高,并发处理能力低
加锁的方式:自动加锁。查询操作(SELECT),会自动给涉及的所有表加读锁,更新操作(UPDATE、DELETE、INSERT),会自动给涉及的表加写锁。也可以显示加锁:
共享读锁:lock table tableName read;
独占写锁:lock table tableName write;
批量解锁:unlock tables;
共享读锁
对MyISAM表的读操作(加读锁),不会阻塞其他进程对同一表的读操作,但会阻塞对同一表的写操作。只有当读锁释放后,才能执行其他进程的写操作。在锁释放前不能取其他表。
独占写锁
对MyISAM表的写操作(加写锁),会阻塞其他进程对同一表的读和写操作,只有当写锁释放后,才会执行其他进程的读写操作。在锁释放前不能写其他表。
总结:表锁,读锁会阻塞写,不会阻塞读。而写锁则会把读写都阻塞。
查看加锁情况
show open tables; 1表示加锁,0表示未加锁。
分析表锁定
可以通过检查table_locks_waited 和 table_locks_immediate 状态变量分析系统上的表锁定:show status like 'table_locks%'
table_locks_immediate: 表示立即释放表锁数。
table_locks_waited: 表示需要等待的表锁数。此值越高则说明存在着越严重的表级锁争用情况。
此外,MyISAM的读写锁调度是写优先,这也是MyISAM不适合做写为主表的存储引擎。因为写锁后,其他线程不能做任何操作,大量的更新会使查询很难得到锁,从而造成永久阻塞。
什么场景下用表锁
InnoDB默认采用行锁,在未使用索引字段查询时升级为表锁。MySQL这样设计并不是给你挖坑。它有自己的设计目的。
即便你在条件中使用了索引字段,MySQL会根据自身的执行计划,考虑是否使用索引(所以explain命令中会有possible_key 和 key)。如果MySQL认为全表扫描效率更高,它就不会使用索引,这种情况下InnoDB将使用表锁,而不是行锁。因此,在分析锁冲突时,别忘了检查SQL的执行计划,以确认是否真正使用了索引。
第一种情况:全表更新。事务需要更新大部分或全部数据,且表又比较大。若使用行锁,会导致事务执行效率低,从而可能造成其他事务长时间锁等待和更多的锁冲突。
第二种情况:多表级联。事务涉及多个表,比较复杂的关联查询,很可能引起死锁,造成大量事务回滚。这种情况若能一次性锁定事务涉及的表,从而可以避免死锁、减少数据库因事务回滚带来的开销。
页锁
开销和加锁时间介于表锁和行锁之间;会出现死锁;锁定粒度介于表锁和行锁之间,并发处理能力一般。只需了解一下。
总结
1 InnoDB 支持表锁和行锁,使用索引作为检索条件修改数据时采用行锁,否则采用表锁。
2 InnoDB 自动给修改操作加锁,给查询操作不自动加锁
3 行锁可能因为未使用索引而升级为表锁,所以除了检查索引是否创建的同时,也需要通过explain执行计划查询索引是否被实际使用。
4 行锁相对于表锁来说,优势在于高并发场景下表现更突出,毕竟锁的粒度小。
5 当表的大部分数据需要被修改,或者是多表复杂关联查询时,建议使用表锁优于行锁。
6 为了保证数据的一致完整性,任何一个数据库都存在锁定机制。锁定机制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一个数据库的并发处理能力和性能。
到这里,Mysql的表锁和行锁机制就介绍完了,若你不清楚InnoDB的行锁会升级为表锁,那以后会吃大亏的。若有打什么不对的地方请指正。若觉得文章不错,麻烦点个赞!来都来了,留下你的痕迹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