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三年之痛、七年之痒过去,职场似乎成为了牢笼,困住了人的壮志雄心,剩下的是人情世故四个大字,给人一种鸡肋的感觉,不得不卷,又不得不熬,这是每个职场人的常态。
我也曾总结过,要坚决坚定与反对力量作斗争。很多时候,我们坚持的真理被贬低或者失败后陷入自我怀疑的牢笼,为此,矫枉必须过正,不过正不足以矫枉。古往今来的历史上,无论是失败的起义还是变革犯了相同的错误,那就是不够坚决,前期稳定的坚持的后期却被反对力量消磨殆尽,所以招致失败,这当然还有天时地利人和的方方面面因素,但核心思想出现了问题,好比人的大脑,电脑的cpu出故障了,自然全局溃败。
这里还有一点就是认知。认知不到的事,人是做成功不了的,认知不到赚来的钱,总有一天会因为认知低下还回去,这是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提高自己的认知来源于学习,来源于实践,也来源于无休止的自我推翻再到辩证重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否定之否定是突破是旧有认知的良药。敢于质疑,敢于打破,敢于创新,才能拔高自己的认识。
良心有时候才是最大的人性弱点。所谓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经的他人苦,未必有人善。有时候历史上的运动,像极了职场,人善被人欺被人骑,最后不得已提高认知,拔高情商智商和逆商,善与非善斗争到底直至成功,才是这场斗争彻底的结局。敲锣打鼓是没有好果子的,温良恭俭让和文质彬彬是人的修饰,而不是非常时期应有的坚守。文胜质则野,质胜文则史,非常时期自然是当野则野,当史则史,无需用到的标杆标榜自己。
有些事,不做则已,做则必须坚持到胜利,短暂的放弃是为了更好的得到,非常时刻矫枉必须过正。这正如讲大理者,不须拘泥于小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