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敕勒歌》是一首小学时代就滚瓜烂熟的诗,字数不多,句子也不长,很适合小学生完成背诵任务。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小学时候学到这首诗,对其中两个知识点印象特别深刻。
其一是,“笼盖四野”这句诗的最后一个字应该读作“yǎ”,而不能像日常那样读作“yě”。至于为什么,当时并没有思考的能力,老师让怎么读,就怎么读。现在仔细一想,读作“yǎ”似乎也并没有体现押韵什么的。而且,这个“野”字也并不是一个多音字,为什么单单在这里读这个音呢?
其二是,最后一句“风吹草低见牛羊”里面的“见”字,应该读作“xìan”,而不是读作“jìan”。这个意思当时虽然不懂,但读了高中以后就明白了。读“xìan”,更多的指的是被动的展现,而读“jìan”,则更侧重于主动的看见。两个读音所代表的侧重点不一样。
总之,这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但实际上它到底表达了什么,小学生是根本不懂的。
二
还有一首唐朝诗人王昌龄写的《出塞二首·其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也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那时候读到这首诗,首先的感觉就是抒发了诗人为戍守国家而奋发自强的胸怀,体现了一种民族的自强感,这是中国人的优秀风骨。
至于说里面用到的“互文”等修辞手法,那时候研究这些是十分枯燥的,随着时间的延长,渐渐地忘光了。
三
上述两首诗里,都出现了“阴山”这个词汇。在我的印象里,阴山只不过是一个已有的词汇,它到底代表着什么,是真真正正的一座山?还是一种笼统的说法?我从来没有思考过。
去年看了一部经典的纪录片——《河西走廊》,在片中出现了对阴山的描述。而最近又看了蒙曼写的《顺着历史读古诗》,里面在赏析《敕勒川》时又提到了阴山,我突然感到某种兴趣。
阴山位于现在蒙古高原的中部,是一座东西走向的大山,横跨一千多公里,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天然分界线。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如果跨过阴山,就会对中原王朝形成强大的威胁。反过来,中原汉人若是跨过阴山,草原民族也会失去依托,变得衰弱。所以说,阴山在中国地理、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方面都非常重要。在四顾苍茫的草原上,它也是个重要的地理参照物。
由此可见,阴山对于理解中国古代历史发展脉络的趋势走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切入点。
四
阴山是中原民族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分界线,河西走廊是中原民族通向西域的必经之路。阴山南北以及河西走廊的控制权是中国古代各朝各代发展的重要线索。
凡强盛的王朝,如汉、唐、清,都控制了这两个极其重要的地理区域。相反的,如晋、宋等朝代则直接被干出了东西两晋和南北两宋。两晋之后,被少数民族入侵中原,形成北朝,造就了“五胡乱华”等历史悲剧。尤其是宋朝,其羸弱程度直接导致了随后游牧民族直接在中原建立了“元”这个朝代。
如果把地理概念考虑进去,以上历史知识理解起来就毫不费力了。只可惜,我大学毕业以前对地理毫无兴趣,尤其是高中时代对地理简直是深恶痛绝。神奇的是,工作以后我对地理却越发充满了兴趣,总喜欢研究各种地图。
五
总的来说,书还是要常读的,有的书适合反复读,而且常读常新。
有些知识,他第一次或者前几次出现在你的眼前时,你未必懂,也许根本不会注意到它的存在。但通过不间断的读书,就会把这些历史的漏洞逐渐地补起来,形成系统的历史观。而系统的历史观,对于理解当代社会十分重要且有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