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明一下,#通往财富自由之路#是我非常尊敬、喜欢的李笑来老师在得到APP上做的订阅专栏。关于为什么订阅,其实就是冲着笑来老师本人。
去年看过3遍他的《把时间当做朋友》之后,简直欲罢不能,随即关注他的公众号《学习学习再学习》,后来又开《新生大学》,可惜去年有《七年就是一辈子》的社群学习,确实有点贵了,就没有下手。这次拜一个手账群里伙伴小米的分享,把荒漠依旧的得到APP再打开,果断订阅。然后发现,笑来老师真是为了回馈逻辑思维,才把这个栏目以这个价格放在这个APP里,因为是付费,因为是围绕更新观念,所以真的如老师要求的那样,文章需要逐字逐句、评论需要每条认真去看,甚至有必要都要一个字一个字地敲下来,说实话,我喜欢老师提倡的 这种“笨方法”。它似乎对勤奋的人更有帮助。
所以在之后的几天,醒来第一件事,中午休息第一件事,睡前最后一件事,都是要看看当天的发文、评论,然后会再回头看看之前的文章。在不断回看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对于看过的文字,似乎曾经“视而不见”而今“恍然大悟”,有感于此,还是应老师要求,逐字阅读,有必要的话一个字一个字地敲出来。当然,我分享的是我整合过,对我触动特别大的,这为期一年的学习、评论、分享和升级,期待一次“洗脑”。
以上都是废话,下面才是我标题所言:出售时间之前你要牢记的三条铁律。
首先,这源于“财富自由”的定义提炼:所谓的个人财富自由,指的是某个人再也不用为了满足生活必须而出售自己的时间了。
辣么在实现财富自由之前,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出售自己的时间?如果这点不把握好,你可能离财富自由一直都很遥远。
铁律一:成长才是根本关键。
成长才是永恒的刚需。因此未来成长,我们必须学会选择。以往你听多了的“你别无选择”之类的话就别再听了,一个错误的观念误导一生。那么成长的判断标准是什么呢?一点:我选择的事能不能让我积累更多的能力?换言之,我是在做走向未来的、有发展,提升我竞争力的,但可能有点困难的事,还是循规蹈矩墨守成规地在重复做一些低价值但可能很舒服的事呢?显然,做未来的事,走在趋势中的事才更有前途。另外,一件事的状态是变更的,一份工作可能在刚做的几个月,一两年内,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但当挑战完成后,就没有然后了,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清楚地知道自己所处的状态,不要被环境的安逸与重复所麻痹,在完善以后能力的基础上,不断获得新能力才是王道,如果目前的选择不是,那你可能需要认真考虑选择的问题了。
铁律二:重视价值忽略估值。
这点在现实中挺明显的。在我们周围,一定充斥着一些非实干但巧舌如簧或掌握较多的职场技巧,利用公司的跳板,来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自己的估值,达到一个令人艳羡的地位。这可能令兢兢业业的我们自卑,或鄙视它。这个观念其实对很多人来说,是来得很及时。时间就像一条大河,每个人都在里面游泳,只有当潮水褪去之时,才能知道谁在裸泳,而潮起潮落这回事儿,一定是有规律的。所以正确看待自己的价值,去做能提升价值的事,而不是一味将精力放于估值。价值是靠能力提升的,是有尊严也有未来的一个重要技能。
铁律三:耐心比什么都重要。
耐心的力量,很少有人不懂,却很少有人做到。尤其是我们的父辈到我们这两代人,处在社会与发展的特殊时期,多有浮躁,多有急功近利,追求“一劳永逸”“守株待兔”,这些态度让过程中的努力变得功利、隐忍,而一旦某件事的不确定性加强,我们在漫漫长路上看不到明朗的前程,便容易失去耐心。不要说这不是你的兴趣所以你才没耐心做好,芸芸众生有几人真正能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纵使真是兴趣所在,也会在做得过程中碰上各种困难。而明白耐心的力量,就可以用心智去时刻告诉自己,目前的困难不过是必经之路——这是耐心的真谛。举个我身边的例子,上个月公司做预算调整,涉及到表格、函数、整合等能力,其实各部门将调整后的数据给到预算员,他整合即可,但前后做了将近一个月,终究是做得不对,讲得不好。一气之下我自己拿来做,以一个文科生的思维来看,那繁复的数据,表格套表格,函数套函数,简直一个头几个大,只是我知道,如果连我都不能做好,那就是丢脸和完蛋。而当我定心要做好的时候,仅用5分钟就发现问题所在并调整过来,然而当把总表与分表数据核对的时候,竟有200多元的误差,茫茫数字中,如何寻找出来?尝试一些巧功夫,无果。最后是根据科目,把总表和分表一一核对,针对变量和定量,找出可能犯错的地方,发现多是人为在录入调整过的数据的时候,产生的加减误差,这小学生式的错误,花了我4个小时,才做到分毫不差地体现出来。而纵使是4个小时,如果操作的人在过程中面对多次被打回更改的要求,如果能做到一一比对,想必也早就完成了。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往往会如此,有时甚至没搞清楚问题的本质,就匆匆地行动。用另外一句我非常认可的话来结束这一点:很多人通过行为的勤奋来掩盖思维的懒惰。思维的耐心,是在这个信息过快、过多、过乱的时代,我们做到从容的基本要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