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1792552/6c47c692488af96f.jpg)
心灵创富现金流614期总结
时间:2019.12.22
地点:上海市恒利大厦1303室
银行家:朱业胜、许晓飞(本桌)、吴玲
玩家:张敏津-工程师(10)、张力月-警官(6万)、熊二-医生(30)、金深豪-飞机驾驶员(21)、胡琴琴-律师(18)、张彪-医生(30)
市场总资金:115万
市场月总支出:115万*0.4/12=38333.333
市场一元股:115/20=5.75万
一、启发、收获、感悟
自从玩了现金流游戏,学到了一大推公式。资本利得公式、投资回报率、凯利公式、交易费公式、正期望值公式(凯利公式的变形版)、黑天鹅公式(是凯利公式的变形版)等等,其中投资回报率公式是应用最广,最广到什么程度呢?
1、第一桶金按这个公式计算:
第一桶金=月现金流*12/投资回报率
2、剩余第一桶金计算公式
第一桶金=(总支出-非工资收入)*12/投资回报率
3、交易费(也可以叫卖机会的手续费)公式:
交易费=低投资回报率-高投资回报率
可以变形为:高首付-低首付=交易费
4、月现金流公式:
月现金流=首付*投资回报率/12
(这个公式也可以换算成月支出公式:月支出=第一桶金*投资回报率/12)
5、投资回报率公式
投资回报率=月现金流*12/首付
要达到这样的领悟能力,需要不停的在游戏中使用这些公式,甚至让他们
形成肌肉记忆
也就是到某个阶段,就会想到需要应用哪个公式,多练习就可以达到
这里牵涉到现金流游戏中的5个财商阶段(规则-财商启蒙、量化思维、机会选择、谈判合作与共赢、领导者,虽然这5个阶段是自己衡量玩家或者银行家的标准,感觉确实有用)。以上写的公式是处于量化思维所需要具备的,如果不清楚量化自己需要多少第一桶金或者多少非工资收入,那么选择机会时,很难做出抉择,然而观察下来的结果是很多的玩家都处在量化这个阶段――原因,写总结太少,就算写总结,很多都是文字描述,很少在总结中带入游戏中涉及到的公式;比如第一桶金的公式、安全边际(也叫风险边际)、概率、资本利得,所以很难形成肌肉记忆。投资个人认为更多的是跟数字有关,文字的反而占比不重要,说到这里可能就会应用到概率了,哈哈,比如数字的概率占比是70%,那么文字可能是30%,就举个例子?最近我一直在研究可转债,可转债的条款可能就那几个文字,比如:转股价向下修正30/15/85%,赎回30/15/130%,回售20/70%,转股价。对,其实可转债的核心文字就上面几个。但是他的数学公式非常多,如,转股溢价率(这个看了两遍《雪球专刊:可转债入门必读》才搞懂)、纯债溢价率、转股价遇见特殊情况(配股、转增股本、送红股、增发)需要下调的公式、转股价值换算公式;这些都是需要投资可转债时,运用到的公式,但可转债的条款你只要清楚,基础上可以略过。感觉扩展的有点太宽了哈,扯远了。
二、游戏中印象深刻的投资。
今天游戏刚好可以测试――大机会中的高周转,低毛利策略,所以对这个策略比较深刻。
游戏中,进行到第四轮时,之前出现了ON2U 5元股 、10元股,OK4U 50元、10元 、40元、一分为二,MYT4U一分为二、 显然低买高卖的机会变得稀少,这是一种风险,意味着玩医生,你的时间成本很高,机会成本很高;由于出现了很多机会,并且那些机会不是你抽中的,也就是别人的机会是你的损失(损失的是机会成本);比如游戏中,ON2U第一张被张力月抽中了,并且只买了200股,20元卖掉只得4000;如果按医生4000买入,按正态分布20元卖掉,利得是8万,回报瞬间变成20倍。也就是按机会成本来说,别人损失了至少8万,这个机会成本是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指没有发生实际损失的―如果是哪个经济学家看到了这段话别打我哟,经济学只学了皮毛)。那么也就是说小机会中哪些不是机会的机会的概率会增加;举个例子,一个盒子里面有10个球,黑球数量是是7个,白球个数是3个,如果白球代表机会,黑球代表不是机会,那么黑球机会的概率是70%,白球不是机会的概率是30%,显然抽中机会的概率非常高,是7:3;假如现在某个人从盒子里面摇出了4个黑球(机会),那么盒子里面就只剩下6个球,黑球3个,白球3个,而不是原先的10个球,显然黑球跟白球的概率就平等了,分别是50%:50%,抽中比例1:1,抽中白球的概率就比较高,安全边际从原来的7个减少到3个,黑球本身的概率从70%降到43%〔(7-4)/7〕,下降了17%,这种不平等优势逐渐因为被摇出的黑球抹平掉,
感叹!――还是写出来好,当时脑海中只有模糊的按概率计算,医生抽大机会抽中是机会的概率比较高(这也正向巴菲特说的“投资要做那些大概率的事情”) 所以第四轮选择了抽大机会,很不幸,后面大机会中抽了一个8公寓下水管破裂,还有24套首付为5万,月现金流为2800的,当时跟银行家晓飞沟通是否可以使用这个机会本身的月现金流贷款,被银行家拒绝了,哈哈,只能选择放弃。
要实现高周转、低毛利的这个策略。需要机会的成本足够低,利得空间足够大。举例:在第六轮就抽到大机会成本6.5万,首付7000,月现金流为150的3/2厅,第六轮收入已经有超过10000的现金,没有使用贷款。(这就是玩医生的不公平优势,形式不对可以转向大机会;当然这种策略需要高财商,多拿医生摸大机会可以通过训练达到) 而且根据卡片的信息,3/2厅平均市价在10万《(6.5万+13.5万)/2》 ,10万卖出能得到4.2万。随后在第9轮市场价11万卖掉,获利5.2万,那么这个时候就更应该实行这种策略。
后续买入成本6万额2公寓跟成本为20万的8公寓,后续都以高于成本的价格卖掉,8公寓3.5万每间市价卖掉,利得12万。(可以分析8公寓,20万每间的成本为2.5万,卡片的市场价格波动范围在2.5万~4万,卖出的利得空间在0-16万之间。显然即使以成本价卖出为不会亏,而且卖出之前还能领取每个月1600的现金流,实在是大大的利得机会卡)
以上是在实现高周转低毛利中,印象深刻的两次交易。从中也可以看出,高周转得到的金额显然不足以达到第一桶金30万,需要两次以上或者三次周转组合而成达到第一桶金,这其中面临的风险有时间风险、机会里成本的风险。显然这次出圈是依靠别人的机会跟资源出圈,由此我自己便得出
出圈=个人财商能力+别人的资源(资源可以是OPM(别人的钱)、OPT(别人的时间)、OPR(别人的资源))
举例说明:医生为例,总支出需要1万,医生需要30万第一桶金,如果你手上有60万,那怎么能够快速出圈呢?可以使用30万向市场发布消息,每张机会卡3万购买40%回报率以上的机会,假设一半的机会都损失,只有5张是40%以上的,并且这些卡片的月现金流都在1500以上,那么就有7500的月现金流,再加上自己摸的机会加上显然是可以达到1万的非工资收入。这其中就用到了OPT(别人的时间)、OPR(别人的资源)本来你需要1小时出圈的,但是杠杠了别人的时间、别人资源(别人给你摸大机会就是资源)现在只需要30分钟甚至更少时间就能实现财务自由,显然对于你是有利更早实现财务自由,享受人生的。
对。后面通过卖出了一个月现金流为5000披萨饼店,成功在阿豪那里获得了10万现金,随后几轮面向市场发布消息,也就是通过上面的公式成功出圈,使非工资收入最后达到10750,总支出为9590。(9650+640-700)(其实后面还卖了10亩荒地获得15万,总资金为5.2万+12万+15万+10万=42.2)
投资是一到综合算术题,并非简单的加减乘除
三、跟现实的联系
现实中的投资,如近期积极银行家群发布的华宝油气套利、港股打新、可转债打新就属于这类型高周转低毛利的投资。华宝油气,记得是3天左右周转一次; 可转债打新大概一个月更新一次,可以使用这样的高周转积少成多,另外可以计算一下如果是多个账户可转债打新,比如10个账户、100个账户打新是不是就可以积累更多的利得呢?我算了一下,但是没有准确的精算。看来需要更多的积累才能达到顿悟。
四、行动和改变
今天12/30号的前一晚上,成功的说服自己让家人注册证券账号给我去打新。曾经以为的会拒绝,会不帮忙,没想到今天见到家人非常支持的注册了账号,哎呀,原来跟自己想的不一样,有时候真的是自己想多了。就像最近读书会朱妈给我都的一段话:
“富人思维VS穷人思维”
有钱人看到机会,行动力特别强,一边实践,一边解决行动中遇见的困难,学习是在行动中完成,能力也在实践中提升,能在实践中快速提升。
穷人看到机会,想到的全是麻烦,还没有开始做,就想着后续可能遇见的困难,然后成功的“说服自己,继续逃避”
最近很成功把穷人思维,切换成富人思维️。希望把富人思维形成一种习惯,直到变成富人的肌肉记忆,而不再是穷人的肌肉记忆。 最近在看一本书《富人思维》-贾森.拉卡拉尼斯,里面的一句话说的很好“要想成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养成好习惯”
最近在看的书《富人思维》-贾森.拉卡拉尼斯。主要讲的是如何成为天使投资者,很有收获
印象的点――产品市场契合点
指的是创业者提供的产品,都能找到一群他们喜欢的客户群体;如果有很多的客户群体喜欢某个产品,那么创业者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去应对接下来的挑战:扩张或者变现;扩张可以说是上市,变现就是被更大的公司收购。
人类的集体大脑如此强大―书
五、朱妈点评公式
1、财商=融资总额*(收益率-融资成本)
2、支出:必要的支出、需要的支出、想要的支出
3、债务:恶性债务。收入<支出,<0,为负;良性债务。收入>支出,>0,有余。
4、风险:1 识别风险;2 量化风险; 3 风险应对;转移、承受、评估(放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