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教材又进行了新的一轮改编。这一次教材的彻底重新编排,过去从没有出现在教材内的文章也出现了。四大名著之《红楼梦》正式走进了语文教材,而且是整本书阅读。
过去高中的必修教材中间,《红楼梦》就选了《林黛玉进贾府》这一篇。人教版选修课《中国小说欣赏》中选了《红楼梦》之《情真意切释猜嫌》一篇。那时只有这两篇,我们在讲课文时,一般都把《红楼梦》的前5章大纲部分都讲完。让这一部名著在学生心中能够有个初步的印象。为他们以后阅读这部名著打下一个简单的基础。
那时候的学生听的还是蛮认真的。
现在《红楼梦》整本书走进我们的语文课本,走进我们的语文课堂。从上课的情况来看,我们的孩子对这样的名著一点都不感兴趣。让阅读小说,他们看不进去;让欣赏歌曲,他们毫无感觉还会发笑;让看电视剧,他们的关注点只在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
对这部著作中间揭露出来的深刻的社会内涵,揭露的人性的善恶,丰富的各类知识,作者高超的行文技巧……学生完全无感。
像我初次接触《红楼梦》是刚上初中时,那时候87版的《红楼梦》刚刚上映。那时的场景还活在我的心中。由于穷,每家每户还买不起电视,就只有队长家有一台14英寸的黑白电视机。每天晚上队长家院子里挤满了人,看各种电视,觉得太神奇了。
有一天晚上来看电视的人并不多,我和队长四叔的三女儿关系特别好,就厚着脸皮到他们家看电视。看到电视上出现的人物,细皮嫩肉画着弯弯的柳叶眉,一举手一动作都特别的有韵味。我本身就特别喜欢看古装剧,看到这样独特的装扮,这样美丽的人物就更喜欢了。看电视题目是《红楼梦》。
那时并不知道《红楼梦》有多么的了不起。就特别喜欢电视剧里面的人物和故事。每天放两集,我就每天都跟着去看。直到追完这部电视剧,真深深爱上了它,尤其电视里面的歌曲深深的烙印在了我的心里。
再后来上高中,借到了《红楼梦》这本书,我就如饥似渴的读着。把书里面的诗词好句子都摘抄下来。并且经常会读会背,里面的歌曲更是都学会了。上高中时会唱歌同学听。
在当老师给学生讲《林黛玉进贾府》时,每一届学生,我都会给他们清唱《葬花吟》和《枉凝眉》,学生听得很投入,也非常喜欢。多年以后,与我谈论去当学生的心情,基本都会提到我给他们唱的《红楼梦》歌曲。他们都说印象深刻,记忆犹新。
但是现在的学生,已经上高中,却体会不到《红楼梦》的好处。是他们太浮躁,还是一点耐心都没有。碎片化的阅读,早已剥夺了孩子们的耐性。他们热衷于二次元,热衷网络游戏,让他们感兴趣的只是一时的快感。研读经典他们实在没兴趣。这真是知识之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