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关于“对话”的教学(202032)

关于“对话”的教学(202032)

作者: bj李晓萍 | 来源:发表于2020-06-02 09:34 被阅读0次

    晨读《救忘录》,看到关于“对话”的观点,让我联想到自己的摸索,又引发我新的思考。

    书中观点:

    对话,意味着摆脱“被动”,不是一味地倾听与接受。对话,表示“我”也有发言权,也是主动的,是可以质问的、挑战的、进攻的。

    对话,也不是盲目的、肤浅的。无话以对,或者“对”了,只是平面滑行,缺少有效信息,或信息重复,是将一个意思翻成另一个意思;若是这样,不对更好。

    对话,也不是强加,不是主观随意的过度的诠释。对话应是家常絮语,随兴往来。

    陈宝国在接受采访时,说了很好的话:我坚持不刻意去营造机会,但一定要经历。而做演员一定要少年得志,大器晚成。

    经历:这是个关键词。“得志”好,“晚成”更值得期待。

    联系个人语文教学的探索,对一些思考加深了认识。在教学中,我个人特别不喜欢一讲到底满堂灌的做法。尤其是那些一节课,老师两手支撑着讲桌,一直居高临下站在讲台上,不曾走到学生中间近距离与学生进行眼神、肢体交流,而是博学多才讲得滔滔不绝的做法,展示的是教师的素质,冻结的是学生的大脑,个人以为这个场域中的教与学是剥离的。

    有人说以前就是一本书、一支笔、一张嘴教书,为什么现在就不行。这里面忽略了学习主体的背景差异。当年那些极度渴望学习的人,有没有书本,有没有人讲,讲多讲少,都会是“我想学”“我要学”,而今,课程体系庞杂,科目繁多,学习压力大,学生“厌学”“弃学”得到机会就想“逃跑”,人在课堂心在江湖,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如何改变这种被动听说、被动接受、被动学习的局面?我一直主张“对话式教学”。其核心就是探索“如何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

    学生人在课堂不代表他就在参与学习,只有对学习内容认识、了解、思考、研究、加工,有深度认知甚至有审辨,才算参与了学习。认识,了解,思考这些都是学生个体学习的重要性和必然。

    要变被动为主动,就要让学生动起来。学生的动不是乱动、随意动,而是有章法的参与。有个体参与的学习以外,还要有计划地指导学生有效参与有效学习。那么学生的“说”,说什么,说的内容从哪儿来?有效课堂的对话,不能简单让学生说话,要用高水平高层次高质量的说来引导学生学习走向深入,这才是是真正的对话式教学。

    “怎么教都可以。要紧的是教什么。把你自己是怎么读的告诉学生,‘教’就不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了。

    可是我们却常常把别人读出的东西复述给学生,而不是把自己怎么读出的与学生交流。‘对话’之所以未能真正使课堂活跃起来,根原就在这里。”

    学生接受的是被无数人(教参教材分析编写者、教师)咀嚼过的,吃得快却没有营养。唯有让学生的思想动起来,有自己的发现与理解,才可以促进学生掌握更多更好的学习方法,提升学习能力。

    在我日常的教育工作中,我经常让孩子们在课堂学习如何对话,如何参与学习。

    最重要的是要教学生说的方法。

    有三个层次:1.说得清楚。这就需要教会学生大量占有信息资源,搞清楚来龙去脉,抓住注意信息源与同学交流。这个交流的过程会促使学生更加喜欢参与-主体意识的萌发,交流互动的喜悦,都是难得的经历。“大量占有”还有一个好处是防止别人一说你就没得说,让学生人人有机会,人人能参与才是最好的学习。

    2.说得有理。网络便捷,学生会搜集到一大堆资料。如何让这些散乱的材料为我所用,有效调度?教会学生整理自己的发言提纲,观点是什么?什么材料可以证明?哪些材料最有效?先后顺序如何安排?这里有整理信息的能力,也有整合材料的能力,更有“我思故我在”的价值感培养。

    3.说得透彻。真理越辩越明,这是一个质疑辩证的过程。材料的真伪、深浅、偏全,如何辨别,都是需要教给学生的方法。一个有思想的人的典型表现是不盲从,不独霸,正所谓“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培养起来的。

    有人说就要有人听,怎么听、怎么表达听的效果,也需要方法的指导。

    第1层次学会认真地听。倾听是一种美德,倾听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听是吸纳、吸收,听也是学习态度。初始只要学生学会听取他人发言就可以。

    第2层次理性地听。在听的过程当中,梳理提炼发言者的观点。听对方讲得是不是有条有理、有理有据,是不是有逻辑性,是不是深刻严密。

    第3层次辨析地听。对对方说理不透彻、论据不充分、逻辑不合理的地方,进行审慎思维,辨析讨论。科学的讨论有利于对真理的追寻,浅层次的吵架,不是学习,是情绪的宣泄。指导学生学会辨析他人的观点,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对话式教学,意义深远。教师比必得而为之,为之成之。

    没有经历,不成经验。这是我听过最简洁,却最有指导性的一句话。

    好的经历来自教师的“策划”,好的经历彼此成就“好的体验”。

    孙绍振的一个提法很好:教和学是一种双向合作,因材施教和“因师受教”,是合作的两个方面。学生只有从自发自主,上升到自觉自主,才能达到“因师受教”的境界。

    然而,需注意的是,对话的课堂教学不是一节课师问生答,你一言我一语的唇舌之战,而是启发与给予方法后的独自实践-静学。

    陈日亮老师仿照论语自问:“教而时学之,不亦悦乎?有生自读书问,不亦乐乎?己不知,而不装,不亦良师乎?”

    这就是说,不要追求或流行那种师生、生生对话的“现场感”,教师太多与过多的提示,鼓动,激励,穿插,营造气氛,彰显生动的种种非必要的言说,实在是十分多余。

    教师,就是点灯的人,灯亮了,自主闪耀。只在灯芯不亮、缺乏燃烧物时填补资源即可。

    师退是智慧的退,生进是有法的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对话”的教学(20203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bvyz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