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常听大人说:一百岁不死都有新闻。
小时候还听大人说:没骗你!新闻都有报。
可见新闻天天有,哪天没有了新闻也是新闻啊!而新闻只要透过报章,电视或电台报导之后就必定是属实的权威。
你会置疑新闻真假吗?
新闻当然有真假,尤其是非主流媒体,网络转发分享的花边新闻,确实存在许多未经证实或捕风捉影的假新闻。
如果是主流媒体呢?潜意识里会不会觉得没有理由去怀疑?
以下有两宗新闻,一是诈骗案,一是抢劫案。事先郑重声明,这不是假新闻,而是当事人备案之后发布的主流新闻!
至于新闻背后的真相,也许永远是问号。
诈骗案
当事人是一名狮城破产男子,但是他的感情可没破产,而且深情得让天下男人皆汗颜,让天下多少女人感慨未能相逢未嫁时啊!
他之所以会受骗也是为深情所累,因为眼看结婚纪念日即将来临,但是身上又没有余钱买礼物送给妻子;同时又想趁着这么有意义的日子带家人出外吃大餐……
于是破产男萌生了贷款的念头,可哪有银行愿意把钱借给破产者?( 还是有去无回的消费而非投资 )
俗话说得好,天无绝人之路,尤其是这么感天动地的心愿,老天又怎么忍心让他失望?
破产男终于在网络上搜索到一家自称合法的借贷公司,同时也接受破产者的申请并保证批准拨款。
大家应该不难猜到,深情的破产男入坑了。
他报案说对方首先要求他先支付1500元,还声明这是破产者借贷都必须支付的一笔规定手续费。
听来合理,上当也合情,对吧?
然后又是一笔保险费,各项附加杂七杂八的费用,结果前后被骗了8800元。
也许你读到此处会纳闷,这不过是一宗一般的诈骗案,只是破产了还要借钱搞仪式感有点特别之外,似乎也不值一提。
问题是……额,还是先说破产男所要借贷的数目吧。
之前也说了,就为了结婚纪念日的礼物和一家人出外吃饭,再说也破产了,所以他也不会过于奢侈,因此,只打算借一万。
我数学不好,可是一听见为了借一万而被骗8800,总觉得哪儿不太对劲。
如果这是小说情节,而你又恰好认识作者,你会不会给对方提个醒?
嗯,文笔不错,不过这里有个小小的建议,为了借一万而被骗8800,这点于情于理都过于牵强,所以能否把借贷数目提高至五万?至少也该两万吧?
好,又回到重点问题了,因为这是真实案件,并非虚构的小说情节,所以借一万只能据实报案是一万。
根据新闻引述,破产男这笔被笔被骗的钱还是向老母亲求借而来。
至于这宗诈骗案是否还隐藏着另一宗诈骗案?新闻只能客观报导而不能猜测。
你呢?是相信破产男借钱心切被骗,还是怀疑另有隐情?
抢劫案
这是一宗发生在八年前的劫案;报案人是一名马来西亚钱币兑换商。
新闻亦是根据受害人所说如实报导:
当天中午时分,受害人身怀巨款在保安开车护送下,自己却驾着摩托车悠哉前往关卡。保安在受害人进入关卡之后便折返,而受害人在通关后即进入新柔长堤直奔新加坡。
新柔长堤有多长?或者说在交通顺畅的情况下又得花多少时间迈过边界?其实也就一根烟不到的时间。
但是,在一根烟未抽完的时间,意想不到的事却发生了。
受害人竟然让一群印裔骑士( 也就是印度人 )挥舞着巴冷刀( 马来语Balang的音译,一种至少九寸长的大刀 )包抄拦截,基于害怕的原因,受害人只好停下就范。
结果?当然是持刀抢劫啊!
印裔劫匪劫了财,为了防止受害人追赶也顺道将摩托车一并抢了。
被抢了多少?受害人报案说是一百万新币!我说了自己数学不好,你们自个以兑换率算算吧。
假设这又是小说情节,同样的,你又认识这位作者,你会不会又忍不住提出建议?
额,必须通过关卡才能进入的长堤啊?能换个地点吗?
首先一群人驾着摩托车带着巴冷刀,他们如何通过检查过关?再来,他们又如何确定能在一根烟的时间追上目标?还有,长堤上经常有佩枪的交警在巡逻,他们又怎么可能猖狂到这地步?
再说,受害人背着新币一百万驾摩托车……算了,也许他是艺高人胆大吧;虽然事实证明了他被吓到腿软。
这宗曾经让人哗然的罕见劫案,在经过八年以后已淡出人们的记忆,而案子依然是一宗未破的“悬案”;真相是否真如新闻报导?也许只有当事人才有答案。
后 记
写新闻不是写小说,但是往往比小说更加出乎意料之外,而且又不在情理之中的例子数不胜数啊!
你也曾经迷茫怀疑吧?脑海里是否也会浮现一句:新闻都报导了,难道这还会假!
而以上两宗案例,如果是小说情节,你会不会笑话作者在构思方面有缺逻辑?
当作者还在苦苦思索,为脑洞无法大开而深感苦恼之际,新闻背后却早已如黑洞一般吞噬了我们的认知。
在真实与虚构之间,在新闻与小说之间,在相信与置疑之间,只有迷惘,迷惘,迷惘,迷惘,迷惘,迷惘,迷惘,迷惘,迷惘……( 算了,总不能用迷惘凑足两千字 )
网友评论